湖北省武汉市重点中学5G联合体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考试试卷

湖北省武汉市重点中学5G联合体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考试试卷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2023届全国高三单元阶段综合卷·历史(四)参考答案1.A考查西周的分封制。题干表格中“举亲”“子孙”“同姓”等关键词能够表明西周分封制重视血缘关系,故选A项。西周时期并未形成中央集权,故排除B项;C、D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2.B考查西周时期的农业生产。根据材料“西周时期,农官对农业生产主要采取直接管理、指挥监督的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实行井田制,采用集体耕作的方式,大规模简单协作的方式,土地归国家所有,农官对农业生产进行指导,这主要是当时生产力水低下,这样做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故选B项。中央集权在秦朝以后出现,排除A项;井田制在春秋战国时期走向瓦解,排除C项;小农经济在春秋战国以后出现,排除D项。3.C考查先秦儒家思想。根据材料“‘居敬行简'的治民观、‘敛从其薄'的税赋观、‘宁俭毋奢’的节俭观、‘取物有节’的生态观、‘无信不立’的诚信观、‘待贾而沾’的货殖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孔子关注百姓、重视百姓的思想,也就是孔子的仁学思想,故选C项。中庸之道指的是儒家的一种道德标准,指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而材料讲的是孔子仁学思想在经济领域的体现,排除A项;克己复礼指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举止合乎礼节,排除B项;天下为公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排除D项。4.C考查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在分封制下,诸侯到卿、士,其权力、地位和财产一切世袭,一般民被排除在政治权利之外。秦始皇推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官吏任免的标准是才干政绩。故地方政治权利向一般民开放,此即材料中所谓“公天下”,也就是“行其大公”和“其政者”,故选C项。其他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5,B考查汉代思想。材料所示为汉代不同时期当政者颁布的对老者的相关诏令,表明汉代当政者具有敬老养老的思想,推崇以孝治天下的理念,故B项正确。汉代儒学正统地位确立于汉武帝时期,并非整个汉代强化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排除A项;C项中“出现”说法欠妥,题干不能说明汉代出现尊老的社会风尚,排除C项;陆九渊的心学完成了儒学理论的重建,排除D项。6.A考查隋唐政治。表格显示了九品中正制在隋朝废除,唐初恢复再废除的过程。世家大族逐渐衰落是历史趋势。唐初因为皇帝利用世家大族力量和恩萌制度,使得九品中正制短暂恢复。但是之后的再次废除,还是显示出世家大族不可避免的没落和皇权的加强,故A项正确。科举制“严重弊端”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项;门阀观念强化不符合历史趋势,故排除C项;九品中正制第二次被废除后就被科举制取代,“仍可延续”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7.C考查经济中心的南移。由材料“长江中游地区州县坊市之外新兴起许多形形色色的地方市场”、“以橘为主兼集鱼盐等货的橘市”、“以木材贸易为主的汭口市场”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南方出现了专业性的商品交易场所,反映出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市场的出现不会影响社会秩序,排除A项;明清时期区域长途贩运繁荣,排除B项;两宋时期坊市界限完全被打破,排除D项。8.C考查宋代的科举制。题干反映了宋代科举制选拔过程中的各种规定,体现出选拔程序越来越严密,故选C项。材料主要体现的宋代科举制选拔人才更加的严格,并未涉及人才选拔标准的变化,宋代科举选官的标准仍然是考试,故排除A项;科举制选官“已经杜绝了腐败”,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世家大族特权,故排除D项。9.B考查宋明理学。从材料信息看,朱熹认为“理”在万物中,主张“格物致知”,从宇宙万物中找寻“理”的存在;王阳明则主张“理”在心中,不必外求,因此两者的分歧在于求理的方式和途径,故选B项。两人都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排除A项;两人求“理”的目的都不是为了追求科技知识,排除C项;两人都认为儒学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排除D项。0.C考查元朝对外交往。据材料“‘依例抽解(征收实物税)’…官不得‘拘占舶船’,不得‘捎带钱物,下番买卖’”可知元朝通过立法对特权阶层的海外贸易行为进行限定和规范,说明元政府重视规范海外贸易,故选C项。材料仅强调特权阶层,未提及所有人,排除A项;材料中未体现管理的结果,没有对比,未知提高,排【2023届全国高三单元阶段综合卷·历史(四)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KH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