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考试试卷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考试试卷)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出处内容因为科举制的作用,而使贵族门第彻底消失,亦因为印刷术的发明,书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籍传播方便,更使文化渗透到下层去加特拉夫《开放的中国》科举制是至今最合理的选才制度,是英国文官制度“遥远的榜样”废除科举制后…不断壮大的绅士阶层已经可以与清政府分庭抗礼。关娴娴《科举制的废除与清末绅士的命运》由于绅士阶层与清政府的离心,间接推动了立宪派势力的膨胀,促进立宪运动的高涨随着读书做官信仰体系的崩溃,许多人对科举制功名的态度也渐趋冷杨齐福《近代士人文化心态的变化》漠。读书人“往往美慕商人,以为吾等读书,皆穷困无聊,不能得志以行其道”上面材料是不同学者对科举制的评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者任意一点自拟论题,并予以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1954年《日内瓦协议》的签订标志着法国在印度支那殖民统治的终结。此后,法国国内掀起要求同中国建交的呼声,但是当时法国内阁仍屈从美国意志,不敢单独承认中国。尽管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法国方面不断有人呼吁承认中国,但中法建交的路途上横亘着两个主要障碍:一个是阿尔及利亚战争,另一个是台湾问题。1963年7月,美国、英国和苏联签订《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力图阻止中国和法国通过一般核试验来建立自己的核力量,这使得中法在反对超级大国控制世界的问题上又增加了一个共同点。与此同时,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美国对印度支那事务的干涉越来越深,再次与法国在该地区的利益相矛盾。1963年,毛泽东多次强调争取“间接同盟军”的重要性并重新解释他的中间地带思想。此时中国政府重视戴高乐要发展中法关系的言行,最后于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发表《中法建交联合公报》。一摘编自翟强《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四年的中法关系》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伴随着对时代主题的认识和对外交策略的制定,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三条外交脉络一生存、富强、和谐。中国外交70多年来,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影响迅速扩大,国际交往日益密切,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越来越大,国际战略也随之丰富和发展。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是中国国际战略确立和发展的现实依据,制定切实可行的外交方针是中国国际战略的首要任务。在政治、经济、外交三者关系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对外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了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就必须制定一个具有连续性、稳定性、长期性的外交政策和执行具有高度灵活性的外交策略。摘编自刘霏《新中国外交政策:发展、成就及经验》【高二历史第5页(共6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