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汇编:名篇名句默写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C(“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写于寇准拜相之前,“流露出寇准弱冠未遇时之心态,并预示了日后之拜相与功业”。)2.B(A项“在艺术水上,绘画不及诗歌”于文无据;C项“画作水的高低取决于诗作的体裁和题材”错,根据材料一“其高下则取决于对诗和画这两种文艺形式特点的把握,以及相互转换的技巧”可知;D项“这一观念成为了中国画的金科玉律”错,根据材料二“‘诗画一律说’也并非一统天下”。)3.A(BCD都属于诗画异质论。)4.首先引用北宋徽宗时画院考试的一段趣闻,说明画家对诗的理解、画家的想象力对所画诗意画至关重要;(1分)然后分析诗歌创作和从诗到画的创作过程的不同,并论述诗意画的限度;(2分)最后总结诗意画难以表现诗所包含的丰富内容,也难以给人读诗时所产生的感动、美感、联想和人生启发。(1分)5.①邵雍的观点属于诗画异质论,诗歌和绘画两种艺术形式通过不同的表现方法来表现不同的对象;②绘画直接诉诸视觉,利用丹青等创作手段,将意象固定为具体事物,表现万物之形;③诗歌善于运用想象,而诗的想象是游移的,诗歌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能够表现出幽微之情。(每点2分)6.D(“奥士高纳大爷检到钱包不承认的事被马朗丹大爷四处宣扬”无中生有。)7.B(这里没有运用对比。)8.①描绘了拥挤、嘈杂、混乱的生活环境,写出了环境的恶劣,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②导引主人公奥士高纳的出场,暗示主人公奥士高纳的悲剧命运,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每点2分,共4分)9.①勤俭节约。奥士高纳大爷在路上发现了一小段绳子,他不顾身体疼痛也要捡起来。②老实淳朴。在面对乡长的询问,他交代了检绳子的事实,没有任何隐瞒。③自尊心强。乡长质疑他时,他生气,抗议。离开乡政府后,他向别人解释希望别人相信他的清白。真相大白后,他立刻到处游说,诉说他的清白和他受到污蔑的遭遇。④执拗木讷。人们不相信奥士高纳大爷的话,奥士高纳大爷还是不断地向人诉说,至死都要证明自己的清白无辜。(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10.B(原文标点为:骞至,匈奴引兵去。而去病出北地,遂深入,合骑侯失道,不相得。)11.C(两个“坐”意思不同。前“坐”意思是因…犯罪;后“坐”同“座”。)12.D(根据原文,霍去病不体恤士兵,他率军出征,皇帝送去物资,回来后,运输的车辆还多余米肉却丢弃了,而士兵还有挨饿的。)13.(1)从此霍去病日益受到武帝亲近看重,和大将军卫青相差无几。(“由此”“亲贵”“比”各1分,句意1分)(2)这时大行令李息正准备在黄河岸边修筑城堡,俘获浑邪王使者,立刻派人乘车报告皇上。(“是时”“城”“闻”各1分,句意1分)14.第一问:霍去病渡过黄河,与浑邪军队相对时,浑邪裨王将看到了,很多人不想投降,逃跑了。(1分)第二问:霍去病当机立断,冲入匈奴军中,与浑邪王相见,并斩杀八千想要逃跑的人。(2分)15.A(“杜甫因此动了‘诗兴”错,“动诗兴”指的是裴迪看到梅花动了诗兴。)16.诗意:幸而你未折梅寄来,要不然,我面对梅花一定会感伤岁暮、乡愁撩乱。(3分,大意对即可)艺术手法:虚实对举,“幸不折来”“若为看去”一实一虚,表达了诗人伤时、思乡等情感。(3分,答“流水对”“互文”等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7.(6分)(1)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3)与子同袍与子同泽18.①纷纷扬扬②鳞次栉比③千丝万缕(每空1分,填意思相近的成语)【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23022B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