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2)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
2、2023-2024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
3、2023-2024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最全面)
4、2023-2024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5、2023-2024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 环境描写
6、2023-2024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 二种常见叙事线索
7、2023-2024初一上册语文知识点梳理
8、2023-2024初一上册语文知识汇总
9、2023-2024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大全
10、2023-2024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上册
)
长郡、雅礼、一中、附中联合编审名校卷2023届高三月考试卷三(全国卷)语文得分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2道小题。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2.(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说到《红楼梦》的女性意识,首先要界定本文“女性意识”的含义。这里说的女性意识,是有特殊指谓的,不是说只要是女性,只要有心理意识活动,就是女性意识了。在本文中,女性意识这个概念主要是指,某些女性对自身本体有一个自觉的认识,认识自我的生存意义,对生命有理想、有追求,认识内心有想做的事情,也认识到社会现实环境,思考外在现实能不能容许她自我意识得到发挥,实现她的愿望。现实或许不允许她完成愿望,会形成一种精神压迫以至于心理挫折,摧残自我存在的价值,造成负面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女性坚持自我信念,或完成自己的追求,或宁死不屈,贵志以终,这才是自我完成的女性意识。曹雪芹作为《红楼梦》的作者,最了不起的成就,是他以敏感的艺术心灵,发现了女性生存应有的自我主体性,并且通过艺术虚构,体现了这些女性自己无法清楚表达的主体性。《红楼梦》特别突出“几个异样女子”,为她们的人生际遇抱屈,刻画了有血有肉有自我主体意识的女性,让我们体会女性在传统社会环境的挣扎,显示文学想象对人性与人生处境有相对超越的感知,反映了艺术的普遍性价值《牡丹亭》里面非常清楚地表现出女性意识,汤显祖也讲了至情的问题。对传统社会的女子来说,就是对于知心人的爱情追求,对理想生命状态的追求,对完成自我追求的向往。这样的追求与向往,在《红楼梦》二十三回里也出现了。《红楼梦》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特别讲到林黛玉读了《西厢记》,触动了懵懂的少女情怀,之后又听到了《牡丹亭·惊梦》的唱曲,引动了情思。这一段情节描绘得非常细致,不但篇幅很长,而且作者刻意描写了林黛玉的心理活动,呈现她潜藏在心底的情思,如何成为唤醒了自我渴求的意识。作为青春少女的代表,林黛玉开始思考她的芳华岁月,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就在此时,她听到了《牡丹亭·惊梦》里杜丽娘的唱词,感同身受《红楼梦》这段文辞,不只是优美,最主要的是探索到林黛玉内心幽微的情感。林黛玉面临的情景是神志恍惚,完全进入了杜丽娘的情思状态,挑动了自己内心深藏的情愫,逐渐置换成杜丽娘呈现的女性意识,有了属于自我期盼的“情”。每一句《牡丹亭》唱词,都让她感慨万千:听到“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地就自思自叹;听到“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就心动神摇:听到后来,联想到自己的将来会是怎么一个情况,就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由此可以看到,曹雪芹对林黛玉情窦初开的描绘,跟汤显祖刻画杜丽娘的心境如出一辙,涉及发据女性意识的探索,与晚明对于女性意识的认识与关注是连在一起的。可以说,到了十八世纪的曹雪芹,他对女性意识的关注,是继承了十六世纪以来,文人学者对于女性处境特别突出的关怀。沿着这个脉络,我们发现《红楼梦》里面,写到林黛玉表达自我内心情愫的诗词,都清楚地意识到自我存在的不确定性,深刻感受自已掌握不了生命的走向。比如说《葬花词》,就最能显示出现实环境的残酷与惨烈,让深闺女子感到身不由已的,不仅是芳华虚度,还有更可怕的悲惨命运等待在将来。在曹雪芹的笔下,这也不是林黛玉一个人的命运,书中大多数女子都会陷入类似的命运渊薮,甚至更为凄惨,如有了自我本体意识的晴雯,而林黛玉只是作者聚焦的范例。(摘编自郑培凯《重读〈红楼梦):曹雪芹笔下的女性意识》)语文试题第1页(共10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