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重点中学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考试试卷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考试试卷)
(2)据材料三,概括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性?(4分)(⑤)综合上述材料,从选官方式的角度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趋势?归纳古代选官制度所蕴含的积极的价值取向?(4分)32.阅读材料,回答卜列问题。(14分)材料一:汉武帝时期,山东遭受黄河水害,连续数年漱收。武帝须布诏书,允许饥民流徙就食于江淮间并可以定居。两汉之际,中原兵争激烈,人民纷纷“避乱扬州”。从东汉至西晋初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内迁,居住在今甘肃、陕西、山西以至河北、辽宁等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唐天授二年,徙雍、同、秦等7州数十万户到洛阳,以实京都长安。自开元年间到五代宋初,全国各道、州置县计120个,其中北方20县,南方却达100县之多。一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材料二: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癸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货殖列传》(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城(即荆州,指今湖北、湖南地区)跨南楚之富,扬部(今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初八方,丝绵布帛之饶,殺衣天下。一《宋书》卷五四材料三:宋代人均耕地为4.4亩,在南方却不足这个均数,苏州地区亩产可达四石,但江南其他地方的亩产在二石左右。伴随着宋代人口及人口密度的增加,要求的耕地面积也相应扩大,于是开发梯田、国湖造田、围海造田相继加速。“烧金山于山岗”、“教民焚燎而种”,但山林破坏后,雨则山洪暴发,早则无水灌溉。入宋以后,江南每岁漕运颜由三四百万石增至六百万石,以致江南谷贵民贫。一树树自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议至两宋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其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史记》与《宋书》对江南地区发展状况描述的不同之处。(2分)(3)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江南地区的开发。(6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总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制度须不断生长,义定须在现实环境、现实要求下生长。制度决非凭空从某一种理论而产生,而系从现实中产生者。惟此种现实中所产生之此项制度,则亦必然有其一套理论与精神。理论是此制度之精神生命,现实是此制度之血液营养,二者缺一不可。”一一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952年)根据材料,提取一个观点。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就所提取的观点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观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