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华民族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专练(含解析)——2024届高中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考试试卷

从中华民族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专练(含解析)——2024届高中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考试试卷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100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历史(八)100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历史(八)23新高考·JD·历史-LN100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历史(八)23新高考·JD·历史-LN2.【典型情境题】下图是嘉峪关魏晋汉墓群5号墓出土的壁画砖《烫鸡图》。该壁画A.是汉朝鼎盛时期的真实写照©o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B.证实了汉代农民生活富足C.反映了当时食物的加工状况历史(八)D.体现了魏晋畜牧业的发展100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历史(八)23新高考·JD·历史-LN100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历史(八)23新高考·JD·历史-LN答案C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解题分析该壁画砖中两婢女对坐,杀鸡去毛的情形反映了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当时食物的加工状况,故C项正确。仅从材料无法得知当时汉朝1.“鼎”本是古代中国用来炖煮或盛放肉食的烹饪器具,从夏朝开处于鼎盛时期,排除A项;材料无法表明汉代农民生活富足,排除始被视为国家和王权的象征。各级贵族将鼎作为祭祀的最常用B项;材料与畜牧业的发展无关,排除D项。的礼器,周代规定了王侯卿士用鼎的数量。鼎逐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器物。鼎的功用的演变折射出A.华夏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B.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C.尊卑等级制度的持续发展D.分封制度的不断完善100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历史(八)23新高考·JD·历史-LN100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历史(八)23新高考·JD·历史-LN3.诗歌是时代的反映。杜甫、白居易等诗人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答案A现实的诗作。史学家陈寅恪认为唐诗中保留了大量的历史记解题分析根据材料可知,鼎由烹饪器具演变为国家和王权录;通过对唐诗的深入研究,他撰写了《元白诗笺证稿》等史学名的象征,再逐渐演变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器物,这说明随着时著。这说明代的发展,华夏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故选A项。材料并未强调A.唐诗是研究唐史的一手史料“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华夏文化的内涵B.唐诗真实反映唐朝社会状况不断丰富,而不是强调尊卑等级制度的持续发展,排除C项;材料C.历史研究必须用诗歌来印证与分封制无关,排除D项。D.诗歌拓展了史学研究的领域23新高考·D·历史-LN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