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语言表达(语句复位)分类练习题汇编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高考语文语句复位考点分析
2、2023-2024新高考语言运用题句子表达效果题型指导
3、2023-2024高考语文语言表达技巧
4、2023-2024高考语言表达题及答案
5、2023-2024高考语句复位题课件
6、2023-2024高考语言运用题型梳理
7、2023-2024语言运用高考
8、2023-2024高考语文语言运用题答题技巧
9、2023-2024高考语句复位优秀教案
10、2023-2024高考语文语言运用题及答案
分类练习题汇编)
14.苏颋说李白“天才英特”,文中哪些内容体现了李白的才能?请简要说明。(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临江仙·夜归临皋①苏轼夜饮东坡四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闲风静救纹。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注]①这首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②东坡,在湖北黄州古城东,苏轼在此筑雪堂五间。③觳(hú)纹,比喻水波细纹。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轼在东坡饮酒,醉而复醒,醒了又饮,他回家时仿佛已是三更时分。B.家童早已睡熟,鼾声如雷,苏轼反复敲门而无回应,他只好独自倾听江声。C.苏轼感慨身在宦途,身不由己,但他依然想要忘却烦恼,专心于建功立业。D.苏轼静夜沉思,豁然有悟,他要将自己有限的生命融人无限的大自然中。16.这首词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在表达的思想情感上有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短歌行》中,曹操以周公自比,表示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的两句是“▲”。(2)《登高》中,杜甫发出“▲,▲”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多病的惆怅之情。(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但由于草率行事,最终却“▲》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要①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立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为经济发展转型提供支撑,为人们追求幸福生活提供保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奠定基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②的经济社会变革,变革的浪潮不可阻挡;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也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我们必须③。我们要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我们要深入举行污染防治工作,集中解决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确实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的改善。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人恰当的成语。(3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高一语文第7页(共8页)】·23-14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