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散文阅读真题汇总练习(2021—2023高考真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散文阅读真题汇总练习(2021—2023高考真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2023届广东省四校高三第一次联考高三语文参考答案1.BA.“明代的计成继承了老子大巧若拙的美学观点错,从“明代计成在《园冶》一书中曾讲到中国古代造物的最高境界当为“虽由人作,宛若天开”。这种观点与我国古代著名的道家代表人物李耳的《老子》中“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美学观点相似”可知,文本只是说两人的美学观点相似。C.“所以欣赏时要对作品精神性进行仔细分析”属于强加因果。D.但他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有误,原文是说“老子所说的‘自然’不仅仅是自然界,更是指‘自然而然’”2.CC.“老境则截然相反”错,从“这种老境之美,在工艺美术领域,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历史感和沧桑感,但这种历史感和沧桑感能使作品焕发出盎然的生命力可知,“老”也具有着活力。3.C巧具有拙所不及的清新自然之美”错,从“拙并不是真的不巧,而是具有工巧所不及的清新自然之美,是大巧的外在显现可知“拙同样具有清新自然之美”,故选C。4.①《天净沙·秋思》是人们较为熟悉的诗词,且诗词本身通俗易懂,以此为例,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工艺美学”的枯槁之美。②《天净沙·秋思》极具典型性,意象突出,画面感极强,能更有力地表现“大巧若拙”的枯槁之美,更有说服力。(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解析:“工艺美学是枯之美,《天净沙秋思》是人们较为熟悉的诗词,且诗词本身通俗易懂,以此为例,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天净沙秋思》里罗列了枯藤、老树、乌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一些具体的物象,这些物象联合起来具有极强的画面感,是“大巧若拙”的枯槁之美的有力证明。5.①画面以“枯木”与“怪石”为主题元素,抓住枯木与怪石的自然形态,没有多余装饰,简练自然,呈现大巧若拙的自然之美。②“木”为“枯”,“石”为“怪”,黑白水墨,色调单一,呈现出一种枯槁的朴素之美。③枯树的姿态有如扭曲挣扎而生的身躯,显示出了顽强的生命力:怪石似快速旋转,造成画面的运动感,更能显现出此石无穷的活力。苍茫古拙背后,有着不屈的生命力,体现了“老境”之美。(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解析:苏轼的水墨画作《枯木怪石图》,以“枯木”与“怪石”为主题元素,与文本人巧若拙的自然之美的观点相符:“枯木”“怪石黑白水墨,色调单一,体现了枯槁的朴素之美:苏而且轼的水墨画作《枯木怪石图》中枯树的姿态有如扭曲挣扎而生的寻躯,怪石似快速旋转,造成画面的运动感,这些都能体现“老境”的美。6.答案:DA.不是直接说明而是侧面:B“说明知青们缺乏生话经验,对危险预估不足”错误。知青们改变既定路线是因为他们想早点把全会召开的好消息告诉战友,这说明他们心情急迫,并且根据后文的内容可知,他们是知道改变既定路线的危险性的,所以他们并非缺乏生活经验,对危险预估不足。C.“能很快镇定下来,是因为她知道2月底的冰面已经冻实,不会发生危险”错误。孙红梅只是看似镇定下来,这是为了安慰别人,且山原文中的“她说出自己的判断…应该没问题”可知,“不会发生危险”只是孙红梅的推测不是既定事实。7.答案:B“点明了文章的主题”错误。“突出表现了人在面对大然时显得格外渺小”并不是本文的主题,本文的主题是歌颂知青为国家做贡献的拼搏奉献精神。故选B。8答案:①一开始心情激昂澎湃,希望快点把喜讯传给战友:②听到冰层的断裂声,感到非常震惊和害怕:③孙红梅留下“遗言”后,感到悲壮和沉重:④成功走出湖面后,感到激动。(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四点6分。)9答案:①毛泽东这两首诗词豪迈乐观,抒发改天换地的豪情壮志,烘托出知青们澎湃激昂的情绪,表现了他们对恶劣环境毫不畏惧的乐观主义精神和积极为国家做贡献的拼搏精神。②吟诵诗词的场景渲染出豪迈愉悦的氛围,同时也暗示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③两首诗词中雪的描写与小说中的大雪互相映衬,更加突显出环境的恶劣。④开始时的激情诵读与后文遇险的经历形成对比,展现了知青们心情的变化,情节紧凑有起伏。⑤突显主题,吟诵毛泽东的诗词,抒发博大的胸怀,表达作者对知青们勇敢乐观、积极作为的赞美。⑥吟诵毛泽东的诗词,增添小说文学性,丰富文章内容,引发读者情感共鸣。(任一点得2分,三点得6分。)10.答案:C齐有仲孙之难而获桓公,至今赖之;晋有里克之难而获文公,是以为盟主:卫、邢无难,狄高三四校联考语文学科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