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全国高考分科调研模拟测试卷(二)2语文(XGK)答案考试试卷

2024届全国高考分科调研模拟测试卷(二)2语文(XGK)答案考试试卷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全国高考分科综合模拟测试卷二语文
    2、2024全国高考分科综合模拟测试卷语文
是应有的善。因此西方思想家对正义的理解和阐述,多从人的权利与社会秩序出发,进行现实性的具体分析,从中揭示现实生活中构成正义的要素和形式,从而将正义一步步地具体化为诸如“实质正义”与“形式正义”,“制度正义”与“程序正义”,“权利正义”与“分配正义”等具体类型,再一一研究如何改进它们的设置。这种日趋实证化的探究,把对正义问题的追究和对正义事业的追求,引上了对社会制度与法律设置加以批判考察的轨道。也正因为如此,“正义”在社会实践中越来越成为一个“强势”概念,这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正义理论的特色。而在中国历史上,则呈现一种“以义为正”的思考路径。古人先后用“义”与“利”的对立来强调“义”的内涵,用“天理”与“人欲”的尊卑来阐发“义”的根基,用“君子”与“小人”的身份来展示“义”的形象等,这些都是着意于贯彻“以义为正”的正义观,总体上并未超出个体道德和儒家仁义学说的眼界。特别是,由于其中缺少对人的权利与社会制度的深度联系和思考,“人权”概念往往被掩盖和淡化了。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传统文献中,“正义”长期是一个似有似无、可以被各种道德规范替代的“弱”概念,甚至“正”“义”二字也很少在这个意义上连在一起使用。直到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面临现代化的挑战,加上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正义”才重新成为一个核心价值范畴,中西正义观进入了一个融汇交通的时期。(摘编自李德顺《中西“正义”理念之异同》)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般来说,作为价值观念的西方正义观是从人的本性出发,强调对社会的批判与建构,进而建立合理的社会秩序。B.中国的正义是指“合乎正当的情理”,经过儒家的演绎,具有浓厚的道德化取向,是古代最重要的价值判断之一C.正义的本义是“应然之理”,作为东西方都承认的“普世价值”,正义已经成为全世界人们的信念和信仰对象。D.直到近代以来,“正义”在中国才重新成为一个核心价值范畴,中西方正义观进入了一个融汇交通的时期。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引用荀子的话,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代在正义观上的“两分法”,强调其道德评判标准。B.对中西方“正义”理念,文章不仅论述其相同部分,更重点论述两者之间的差异,辩证科学。C.文章论证中西方“正义”概念强弱性的思路相同:先点明思考路径,继而通过层层因果分析得出结论。高三语文第2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