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重点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考试试卷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考试试卷)
山东省“学情空间”区域教研共同体2023届高三入学检测历史试题答案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陶寺遗址典型陶器具有山东、河南、江汉、西北和关中地区龙山时代文化因素;玉琮、玉璧和大型厨刀继承了良渚文化的传统:透雕兽面玉佩受到江汉地区后石家河文化的影响:铃和齿轮形器等铜器则受到西北地区的影响。由陶寺显贵阶层的特大型墓葬中着意展示来自不同地区的仪式用品,这体现了中华文明具有的文化基因是()A.“整体思维,天人合一”B.“祖先崇拜,以人为本”C.“追求秩序,稳定执中”D.“有容乃大,和谐共存”【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陶寺文化在生产、生活等方面,吸收或继承了周边很多文化的基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中华文明具有善于学习、兼容并蓄的特点,即“有容乃大,和谐共存”,D项正确;“天人合一”反映的是天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陶寺文化善于吸收周边民族文化,而没有涉及祖先崇拜或者秩序稳定等情况,排除BC两项。故选D项。2.出身破产平民的吴起、刚刚被解放不久的奴隶申不害、出身没落贵族的商鞅、出身普通平民的李斯都被各诸侯国委以相、将等要职。这说明战国时期()A人才流动日益频繁B.君主集权体制形成C.争霸战争愈演愈烈D.量能授官成为潮流【答案】D【解析】【详解】战国时期,部分出身低微的人才被委以重任,这说明当时量能授官成为潮流,D项正确;材料为涉及人才流动,排除A项通过材料只能看出选拔官员的标准在变化,无法得出君主集权体制形成,排除B项:战国时期是兼并战争,排除C项。故选D项。3.“匈奴族十分重视与汉族互通关市。除汉族外,匈奴与羌族经常发生商业交换;对乌桓族和西域各族也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