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三、四单元检测题(教师版)考试试卷

6.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三、四单元检测题(教师版)考试试卷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7.20世纪30年代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回答,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经济”。这说明当时A.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得到传播B.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同C.经济理论问题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D.官僚主义在中国迅速膨胀8.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1978年,邓小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上变化是由于A.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重量向重质转化C.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D.国家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9.20世纪50年代,中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以武汉的高校为例:1952年,武汉大学农学院从武汉大学分出,逐渐形成了华中农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前身):1958年,武汉大学机械系分出,参与组建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前身):1954年,武汉大学水利学院分出,成立武汉水利学院。这一系列的调整A.提高了国民的科技素质B.适应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C.改变了科技落后的面貌D.借鉴了美国教育模式的优点10.20世纪60年代前期,我国开展了三线建设,建设的重点放在西南、西北地区。1965年至1975年全国近1500家大型企业中,三线地区占到40%以上。这一举措A.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B.保证了“一五”计划的实施C.改善了国民经济的布局D.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11.三星堆考古发掘的最新发现,把我们的目光聚焦到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人类在早期区域文明诞生过程中创造了诸多成就: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孟斐斯城:古代中国的甲骨文、二里头宫殿遗址;古代希腊的字母文字、雅典城等。据此可知,人类走向文明时代的共同特征是A.文字的出现和社会分工的发展B.文字的出现和城市的兴起C.私有制的产生和王宫建筑出现D.阶级的出现和农业的产生12.“赛里斯”(seres)由希腊文sere即“丝”一词演化而来,意思是“产丝之国”。老普林尼在《自然史》中指出,赛里斯人以从森林中获取毛料而著称,他们将树叶浸入水以将白丝梳理下来,然后将这些线解开再织好,供应给罗马的妇女。直到公元2世纪,希腊地理学家波桑尼阿斯才正确地认识到丝是来自于蚕这一小动物。这段材料最有助于研究A.丝绸之路的影响B.罗马帝国的繁荣第2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