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一中2024届高三第一次检测生物答案考试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宁德高三第一次质检生物
2、宁德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一质量检测生物
3、宁德市2024年初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
4、2024宁德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
5、宁德市质检2024高三生物
6、宁德一中2024年高考情况
7、2024年宁德一中高考喜报
8、宁德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一质量检测生物
9、2024宁德高三第三次质检生物
10、2024年宁德市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

【解析】(I)分析题意可知,TRPV1是一种可高效介导Ca+流入的阳离子通道,且静息状态下,细胞外Ca2+浓度高于细胞内,故C+进入神经细胞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属于协助扩散;结合题意“此状态(静息状态)会抑制Na内流”可知,Ca2+内流会导致细胞内外的Ca+浓度差减小,故对于Na+内流的抑制作用减弱:Na+内流增多,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2)由于热刺激也可开启TRPV1的离子通道,故吃辣椒时喝热饮会加重痛觉。(3)白细胞介素IL-6可以使神经细胞膜上TRPV1通透性增强,引起痛觉,则白细胞介素属于信息分子。据图可知,IL-6通过PI3K发挥作用的两个途径:一是促进核糖体上TRPV1的合成;二是促进含有TRPV1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21.(12分,每空2分)(1)电信号(神经冲动或局部电流)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细胞体膜(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引发新的神经冲动(2)用谷氨酸受体抑制剂胞体电位变化A组神经细胞的第二次电位变化明显小于B组的(A组神经细胞不出现第二次电位变化)【解析】(1)细胞体受刺激后,N内流,使兴奋部位细胞膜内侧阳离子的浓度高于膜外侧,形成动作电位,与相邻部位形成电位差,从而形成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又刺激邻近未受刺激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化,将神经冲动沿着神经纤维传导下去。神经冲动传至轴突侧支的突触小体,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细胞体膜(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新的神经冲动,产生第二个峰值。(2)谷氨酸作为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正常情况下能使突触后膜产生神经冲动。加入谷氨酸受体抑制剂后,谷氨酸不能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膜不产生神经冲动。所以用谷氨酸受体抑制剂处理大鼠自突触神经细胞,电极刺激胞体后,第二次电位变化明显变小,甚至不出现第二次电位变化。实验思路:将单独培养的大鼠自突触神经细胞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神经细胞用谷氨酸受体抑制剂处理,B组神经细胞不做处理,用电极刺激两组自突触神经细胞胞体,测量其电位变化。预测结果:A组神经细胞的第二次电位变化明显小于B组的(A组神经细胞不出现第二次电位变化)。4/4生物参考答案(长郡版)一4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