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高考)·历史-R-必考-HUB]五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高考)·历史-R-必考-HUB]五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16.C材料反映的是,欧洲国家推动航海事业发展,故选C。新航路开辟源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D。17.A材料体现的是三角贸易,其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之一,故选A。18.B材料反映了启蒙运动时期的部分西方学者站在欧洲中心的立场,得出一些看似科学,实则反动的观点,故选B。19.C表格反映的是,经由地中海、好望角输往欧洲的商品数量下降,说明欧亚贸易的格局正在转型之中,故选C。1600年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后,排除A、D。此时工业革命还未开始,排除B。20.B21.B为应对滞胀,里根和撒切尔夫人采取的措施应该是减少干预,故选B。22.C材料反映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牺牲农民的利益,为工业化筹集发展资金,故选C。23.D图片反映的是上海合作组织,故选D。24.B当时日本增长最快,故选B。25.(1)相同:都敬畏生命;道德伦理和自然生态相结合;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4分,每点2分,任答2点即可)不同:中国是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相统一,西方是先污染后治理;中国是社会伦理转变为生态伦理,西方是经济学向生态学的转变。(4分,每点4分,任答1点即可)不同的原因:中国植根于农业文明,西方是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中国文化崇尚天人合一,西方受人文理性科学思想的影响:中国是儒家知识分子的推动,西方是社会精英和民众的共同参与。(8分,每点4分,任答2点即可)(2)有利于促进生态和谐;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维护统治,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提升人的品格境界;为人类构建和谐生态伦理提供了理论来源。(9分,每点2分,任答4点得9分)26.(15分)(1)共性:都体现分权制衡(中央和地方的分权):本质都是资本主义制度,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工具。(4分)(2)差异:美国州相应立法权,但不能违背联邦法律;德国州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不能立法,联邦政府全面监督州对法律的执行。(5分)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