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4届九年级阶段评估(一)[1L R]历史(R)试题

江西省2024届九年级阶段评估(一)[1L R]历史(R)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江西省2024九年级第四次阶段测试卷
    2、江西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样卷试题卷(四)
    3、2024年江西省初中名校联盟九年级阶段性测评卷历史
    4、2023-2024江西中考第一卷九年级历史
    5、江西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样卷四历史
    6、江西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样卷试题卷四
    7、江西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样卷历史四
    8、江西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样卷四
    9、2023-2024江西中考第一卷九年级历史答案
    10、2024年江西省初中名校联盟九年级综合性测评卷历史
教学全国@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札记A.长城始建于秦始皇时期B.秦长城的防御里程较长C.修建长城旨在抵御蛮族D.燕长城迟滞了秦的统一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为了抵御蛮族入侵,北方的秦、燕等国都陆续在边界上修筑长城,故选C项。此时秦朝尚未统一,排除A项;仅从材料信息无法判断秦长城的里程和燕长城在秦统一过程中的作用,排除B、D两项。答案:C5.《吕氏春秋·上农》载:“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该记载反映的核心思想是A.工商皆本B.依法治国C.农本思想D.民本思想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以非为是”可知,该记载极力推崇从事农业,反映的是农本思想,故选C项。材料反对从事商业,排除A项;“民舍本而事未”确实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材料没有依法治国的信息,排除B项;民本思想不是材料的核心思想,排除D项。答案:C6,冯友兰说:“中国思想的两个主要趋势道家和儒家的根源,它们是彼此不同的两极,但又是同一轴杆的两极。”该观点强调A.时代差异造成了思想差异B.儒、道思想的文化统一性C.道家比儒家更具有哲学性D.道家思想是传统文化主流解析:根据材料“它们是彼此不同的两极,但又是同一轴杆的两极”可知,冯友兰认为儒家和道家思想虽然内容不同,但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B项。材料没有反映时代背景与思想内容的关系,排除A项;道家比儒家更具有哲学性在表述上过于绝对,排除C项;汉武帝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排除D项。答案:B7.“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上述主张体现了A.愚化人民的法家思想B.实行“仁政”的儒家思想C.主张“兼爱”的墨家思想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古代善于遵循“道”的人,不是教导人民知晓智巧伪诈,而是教导人民淳厚朴实,体现了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故选D项。材料有愚化人民之意,但不是法家思想的内容,排涂A项;材料主张不以智治国,体现不出儒家思想的“仁政”,排除B项;主张“兼爱”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答案:D8.商鞅主张:“圣人之为国也,人令民以数农,出令民以计战…入使民尽力,则草不荒;出使民致死,则胜敌。胜敌草木不荒,富强之功,可坐而致也。”材料主要体现了法家的A.富强论B.耕战论C.法治论D.尊君论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商鞅主张通过发展农业以实现国家富强,故选B项。富强论不能完整概括材料主旨,排除A项;商鞅将法看作治国的根本,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商鞅主张法治的推行有赖于君主的权威,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答案:B9.先秦诸子在著述中多次提道:天道为圆,地道为方,法天象地。把这些思想应用于钱币制度,就是:外为圆肉(即钱体),所以像天;内为方孔(即钱的穿孔),所以像地。于一钱之中,法备天地,天覆地载,万宁一统。材料可用来说明A.先秦冶炼技术日益成熟B.秦朝中央集权的加强C.传统文化影响货币形制D.货币形制走向规范化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先秦思想对圆形方孔钱的制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故选C项。仅从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先奏治炼技术水的高低,排除A项;奏朝统一货币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而材料主旨是货币形制的内涵,排除B项;货币形制规范化与政治上的统一有关,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答案:C【23新教材.DY·历史-R-中外历史纲要(上)-SD】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