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 福建卷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1 福建卷历史答案)
9.【答案】D【解析】从表中数据机器和工具年均进口值不断增加,说明我国民族工业整体是发展的。因为当时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发展民族工业的机器主要是靠进口。A没有讲外国在华投资的情况,B中英对外正当贸易在1865年被英国逆转,材料也无法体现中外贸易的情况C鸦片战后中国被转入世界市场,另外开始属于绝对化(时间)的解释。10.【答案】B【解析】从材料可知,1934年春,江西省会昌县召开的一次苏维埃会议,讨论的范围很广,涉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等,这表明当时“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得以践行,故选B项。材料没有体现革命政权的深厚民主基础,A项错误;C项表述与材料所述时间明显不符,故而不选;材料仅仅是一次会议讨论的问题,并没有表明土地革命取得了成效,D项错误。11.【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中共中央指示顺应了当时“恢复发展国民经济”这一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故答案为B项。材料不涉及社会主义改造模式的问题,A项错误;材料没有相关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问题,排除C项:材料针对的不是广大劳动者,D项错误。12.【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共和国时期的一审终审制有利于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故选A项,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司法诉讼一般程序的简化,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罗马共和国时期,并没有体现万民法,D项错误。13.【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1420年代的《纳税银》利用光线下的衣皱和人物脚下的影子表现人物的体量感,并通过处理近远景的虚实、色调冷暖来塑造空间关系,这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故选D项。A、C两项表述材料无法体现,故而不选;B项表述与材料所述时间明显不符,故而不选。14.【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德国制造”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是世界技术革新的中心之一,这增强了德国经济力量,故选B项。英国只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经济发展放缓,实力并没有削弱,A项错误;C项表述与材料主旨并不相符,故而不选;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故而不选。15.【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宁均分配土地、提倡在工业企业实施“计算和监督”、倡导实施国家资本主义、强化国家政权的力量和强化劳动纪律等措施和主张,旨在使苏俄渐进地向社会主义过渡,故选A项。材料没有相关俄国历史传承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信息,B、C两项错误;D项表述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故而不选。16.【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显示,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的目标不是联邦国家,而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之上的制度与程序,实际上就是通过主权让渡构建超国家联合体,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出霸权主义受到强力冲击,A项错误;B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故而不选;D项表述中,“避免了”之说说法绝对,且材料也没有相关资本主义联邦体制弊端的信息,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第17-19题是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0-22题是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共52分)17.(1)主要特点:由皇帝直接委派,可代表皇帝处理某些政务;具有临时性,事毕归政;具有灵活性,便于朝廷应对突发状况。(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言之成理即可)作用:凸显了皇帝的权威;加强了皇权专制的效能;弥补了常规官制职能的不足。(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言之成理即可)(2)认识:文学作品、官方文物和记载都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综合判断,元代民间最早出现了“钦差”称谓,但并非官方正式称谓;明代“软差”成为正式的称谓沿用至清代。反映了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7分,言之成理即可)18.(1)特点:深受西方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发展极不衡;未能成为茶叶生产主流。(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言之成理即可)影响:推动了制茶业的发展,有利于抵御其他国家对中国的茶叶输出等。(3分,言之成理即可)2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