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 湖南卷化学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 湖南卷化学答案)
斗,固体和液体脱离接触,停止反应,B项正确;安全漏斗残留少量液体,能起液封作(2)分离乙醇和二甲醚的方法是蒸馏,需要用到酒精灯、蒸馏烧瓶、冷凝管、锥形用,不需要将漏斗下端插入液面之下,C项正确:钠与水反应剧烈并放出大量热量,不瓶。宜在装置Ⅱ等中进行,)项错误。(3)除去乙烯中二氧化硫需要用洗气瓶,用NOH溶液吸收二氧化硫17.(每空1分)(4)①实验室没有230mL的容量瓶,需要用250mL的容量瓶进行配制,计算需称(1)长颈漏斗分液漏斗(2)AEBD(3)cb取4.0 gNaOH。②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③(4)①DG浓硫酸dcbe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A、B项使制得的NaOH溶液浓度偏大,)项没有影响,C、E、F项使制得的NaOH溶【解析】液浓度偏小。(2)KC1O和MnO2制取O2属于“固十固△气体”,因而要选用E装置为气体发20.(每空2分)生装置;H2O2与MnO2制取O2属于“固十液→气体”且要控制产生气体的速率,只能(1)分液(2)ABD(3)BD(4)K1O,(5)b用分液漏斗控制加入H2O2的量。(6)3HCOOH+IO3=I+3CO2+3H2O(3)使用X收集氧气时,若用“排空气法”,由于O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应从(7)87.3长管进气;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应从短管进气。【解析】「,分析实验流程可知,海带灰加水溶解后过滤,可将浊液分离为固体和溶液,则(4)根据反应原理可知,制取C0属于“液十液△气体”,用分液漏斗控制加入浓溶液I含有提取的碘离子,将溶液I酸化再加入H,()2,将I氧化为I,加入萃取剂萃硫酸的量,应选D、G为气体发生装置,X的作用是除去CO中的水蒸气,洗气时气体流取碘,经操作a得到碘的有机溶液,操作阳应为分液。向有机层中加入4%的NaOH溶向为“长进短出”。液,碘和浓氢氧化钠溶液发生歧化反应,溶液分层,因而操作b也是分液,溶液Ⅲ经硫【归纳提升】酸酸化发生归中反应,又生成碘单质,经过滤分离出碘。1.装置连接解题思路(2)试剂是萃取碘水中碘的试剂,根据萃取剂的选择要求,可以选用的是苯或第一步:通读题干,明确实验目的;CCl4或直馏汽油,应选A、B、D。第二步:分析仪器,确定每个装置对于完成实验目的所起的作用;Ⅱ.分析KI晶体的制备原理,I2与KOH溶液反应生成KIO3和KI,再用甲酸还原第三步:围绕目的,按顺序连接装置:KIO,将所得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KI产品。第四步:反复检查,调整导管接口,注意“长进短出”、“大口进小口出”等。(3)A.KOH固体具有吸水性,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在纸片上称量KOH2.实验操作顺序解题思路固体,会使所称量的KOH质量偏小,导致配得的溶液浓度偏低,故不选A;B.溶液未明确实验目的——熟读实验步骤——构思反应顺序—反馈验证可行性。经冷却立即注入容量瓶,冷却后溶液体积缩小,导致浓度偏大,故选B;C.未洗涤烧杯3.实验操作顺序常考点及玻璃棒直接向容量瓶中加水定容,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1)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应先验纯;故C不选;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小,所以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故(2)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选D;E定容后摇匀,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使溶液的体积增大,所配溶液浓度(3)制取气体时,应先检验装置气密性,后加入药品;偏低,故E不选;综合以上分析,应选B、D。(4)气体与固体反应时,应先通气体排尽装置中空气,再加热;反应结束时,应先(4)I与K()H溶液反应,I既被氧化又被还原,容易判断还原产物为KI,若生成停止加热再停止通气体;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判断出氧化产物(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应先将溶液恢复至室温,再转移入容量瓶。中碘元素化合价为十5价,因此可推出氧化产物为KIO3。18.(1)S)2+B2+2H()=2HBr+H2S()4(2分)(5)步骤川中向溶液中滴加适量甲酸时,使用的是恒压滴液漏斗,起到了衡压强(2)降低体系温度,增大SO2溶獬度,减少溴挥发,使反应完全(2分)的作用,因此只需打开活塞b,即可使甲酸顺利滴下。(3)过滤(1分)蒸馏(1分)d(1分)(6)由信息可知,加入甲酸的作用是还原碘酸钾,HCOOH被氧化为CO,根据得(4)除去粗品中未反应完的溴单质(2分)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写出HCOO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 HCOOH十(5)KSCN溶液(2分)溶液变成红色(1分)含有Br(1分)CC14(1分)IO3=I+3CO2A+3H2O。【解析】(7)由反应原理可知,理论上参加反应的1都生成了KI,12.7g单质1的物质的量(1)S()2具有还原性,Br2具有氧化性,能发生反应S)2+Br2+2H()=2HBr十12.7gH2SO4。为254g:mo=0.05mol,则理论上全部生成的K1为0.05molX2=0.1m0l,KI的理论(2)降低体系温度,可以增大SO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同时减少溴挥发。(3)操作Ⅱ是分离固体和溶液,采用过滤的方法;操作Ⅲ是分离相互溶解的液体,产量为0.1mol×166g·m0l1=16.0g,则产卓=1:8×100%=87.3%。采用蒸馏的方法。(4)N2SO3具有还原性,可以将溴单质还原为溴离子,从而除去粗品中未反应完的十一、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综合实验溴单质。1.B向乙酸乙酯粗产品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提纯乙酸乙酯,分液比蒸馏简便,A(5)考查Fe3-、Br,的检验方法。项错误;碘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分液出四氣化碳,B项正确;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19.(1)冷凝管(2分)搅拌、引流(2分)应,C项错误;加入硫酸钠溶液,引入新杂质氯化钠,D项错误。(2)dghi(2分)(3)a(1分)氢氧化钠溶液(2分)【名师点睛】有机物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4)①4.0(2分)②烧杯、玻璃棒、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2分)③AB(1分)有机物分离提纯方法选择的依据是物质本身和杂质的性质(包括聚集状态、物理性【解析】质、化学性质、溶解度等)。(1)玻璃棒在溶解、过滤中的作用分别是搅拌、引流。首先分析有机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性质,若有沸点差异,选择蒸馏法分离;若不互溶,2022年伯乐马专题纠错卷·化学答案·第27页(共44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