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 历史(福建卷)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 历史(福建卷)试题)
第三套1.A材料中鸦片战争后洋纱、洋布在中国的销售,是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的表现,是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手纺业与手织业分离、手织业与农业分离”表明其商品倾销使中国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獬体。答案选A项。2.D注意题干限制词“直接影响”,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其直接影响应为农产品大量出口,故D项正确;A、B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随着农产品大量出口,农产品生产也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但这是间接影响,另外,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在鸦片战争后,这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3.B由材料可知,开埠后,上海代替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这说明中国的外贸格局发生了变化,而上海是在《南京条约》签订后开埠的,故B项正确。由材料可看出,上海的经济地位日益重要,但材料没有表明广州的经济地位不重要,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商品化程度是否提高,排除C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4.A根据材料所述的两种情况看,中国经济深受世界市场的影响,出现畸形,A项正确,B项错误。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只是福建的情况,从全国看,整个近代都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造成一些人失业,成为自由劳动力,但是这不是自由劳动力的唯一来源,D项错误。答案选A项。5.C据材料可知,张之洞筹建的汉阳铁厂规模宏大,产品畅销国内外,它引进了西方工业文明的相关元素,因此C项符合题意。A、B两项错误,因为洋务运动在19世纪60年代已经开始;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6.B材料谈的是“求富”问题,为达到“求富”的目标,洋务派创办的是近代民用工业。答案选B项。7.C根据材料中的“船炮”“非煤不济”可知,“开煤矿”与满足军事工业的需要有密切关系,但是“洋煤不阻自绝”“求富”等信息表明B项错误,C项正确。洋务运动最大的不足是只学西方先进科技,不改变封建专制统治,但发展民用企业并不能弥补这个不足,A项错误。事实表明,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D项错误。答案选C项。8.B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大门,加快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因此A项错误;尽管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但它使清王朝在内忧外患中延续了自己的统治,部分实现了当时洋务派的目的,芮玛丽在材料中强调的是洋务运动延续了清朝统治,但芮玛丽没有说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是忠臣,由此可知B项符合题意,排除C项;清王朝最终在1912年退出历史舞台,D项明显错误。9.D从表中看,重工业只有船舶修造,其余为轻工业,A项错误;根据材料得不出其产品主要在国内销售还是出口,排除B项;在旧中国,民族工业很难自主发展,且这一点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排除C项;从地域分布看,这些企业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这里较早出现通商口岸,外资企业、洋务企业集中,便于引进技术、设备,自然经济解体较早,便于产品对内对外销售,D项正确。10.A根据“通州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可知,张謇本着实业救国的想法而创办纱厂,A项正确。从材料中得不出B项所述。C项所述符合史实,但是与题干不符。D项所述错误,从根本上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民族工业不可能得到正常发展。答案选A项。11.B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清政府规定了不同规模的实业和其应得到的奖励,这表明清末新政期间,政府采取了诸多奖励实业的措施,故B项符合题意。实业救国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救国方案,A项错误;C项中“放弃”的说法与史实不符;D项理解片面。12.B耶松船厂在上海虹口创办不能表明上海成为外商设厂的首选之地,排除A项;耶松船厂获得了不小的利润,这会刺激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投资于近代工业,B项符合题意;仅凭耶松船厂在上海创办就得出上海经济地位有极大提高,过于夸大了耶松船厂创办的意义,排除C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13.B从材料看,“明远”电灯公司的设备等都依赖德国,B项正确;从材料中得不出A、C两项;D项表述过于绝对。答案为B项。14.B由“均年增长率近16%,已超过官办和官督商办企业的均年增长率14.5%”可知,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企业数量,无法得出A、C两项。材料中没有其他经济成分与商办企业的比较,无法得出D项。答案选B项。15.C材料说明1915~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是由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而到1922年,则出现巨额亏损,这是由于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挤压民族资本主经·5·【22·DY.历史·参考答案一R一必修2一QG】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