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练习(一)化学答案

2023-2024学年安徽省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练习(一)化学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学年安徽省九年级第一学期月考试卷(四)化学
    2、2023-2024学年安徽省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卷化学
    3、安徽省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期中检测卷化学
    4、2024最新九年级化学卷子安徽
    5、安徽省月考九年级2024化学
    6、2023-2024安徽省九年级上学期联考卷化学
    7、安徽省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期末检测卷化学
    8、安徽省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期末检测卷化学
    9、安徽省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期中检测卷化学试卷
    10、安徽省2023-2024学年度第二次月考试卷九年级上册化学
10.C【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得△H=△H1十△H2十△H3,又已知Ca+半径大于Mg2+半径,所以CaCO3的离子键强度弱于MgCO3,CaO的离子键强度弱于MgO。A项,△H1表示断裂MCO3中的离子键形成MP+和CO号所吸收的能量,离子键强度越大,吸收的能量越大,因而△H1(MgCO3)>△H1(CCO3)>0,正确;B项,△H2表示断裂CO号中共价键形成O2-和CO2吸收的能量,与M+无关,因而△H2(MgCO3)=△H2(CCO3)>0,正确;C项,由上可知△H1(CCO3)-△H1(MgCO3)<0,而△H3表示形成MO离子键所放出的能量,△H3为负值,CaO的离子键强度弱于MgO,因而△H3(CaO)>△H3(MgO),△H3(CaO)一△H3(MgO)>0,错误;D项,由以上分析可知△H1十△H2>0,△H3<0,故△H1十△H2>△H3,正确。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题号11121314答案BDABACC11.BD【解析】A.0.8molS完全反应生成0.8mol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氧气继续反应生成三氧化硫,结合反应及S元素守恒可知,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总物质的量为0.8mol,剩余氧气为0.2ol,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1.0mol,故A正确;B.在反应2SO(g)=2SO2(g)+O2(g),设消耗的氧气的为xol,列三段式得:炎度文2S03(g)=2SO2(g)+02(g)起始量(mol)一00.8转化量(mol)T2x2x平衡量(mol)2.x0.8-2x0.2恒压容器内总压强保持恒定,为1×105PaKe=p(S0)·p(O)0.8-2z×10)/×0-2×1012(SO)Pa=7.2×103Pa,解得:x=0.25,容器中S03的分压(停×10)月为5×10Pa。故B错误;C.由反应可知0.8molS消耗0.8mol氧气,二氧化硫消耗的氧气为0.25mol,剩余氧气为0.2mol,则起始时,容器中n(O2)=(0.8+0.25十0.2)mol=1.25mol,故C正确;D.加入FeSO,后,Q,=1.5X10°>Kl,没有Fe2O3,D错误。12.AB【解析】A.反应除生成高聚物J外,还有小分子HCl生成,所以该反应是缩聚反应,故A项错误;B.对比H2NNH2有机物的结构可知,MPD的结构简式为,分子中有4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即MPD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4组峰,故B项错误;C.单体TMC中三个侧链均发生反应,使高聚物J形成网状结构,故C项正确;D.正、负离子容易与水形成水合离子,高聚物J有亲水性可能与其存在正负离子对有关,故D项正确。l3.AC【解析】A.注入试剂①后,Fe3+十SCN一[Fe(SCN)]+的化学平衡逆向移动,A正确;B.KCI溶液为含有钾离子的中性溶液,HCI溶液为含有铵根离子(水解显酸性)的酸性溶液,透光率③比②高,可能是阳离子种类或溶液pH导致的,B错误;C.③为0.04mol/L的KCl溶液,④为4mol/L的KCl溶液,④的浓度大于③的浓度,透光率④比③高,说明血红色变浅,发生了反应[Fe(SCN)]+十4C一[FCl,]十SCN,C正确;D.若要证明试剂③为0.04ol/L的KCl溶液中CI对平衡体系有影响,需排除钾离子的千扰,作空白对照实验,不能使用0.O4ol/L的KNO溶液进行实验,因为溶液中有硝酸根离子,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验证,D错误。14.C【解析】A.①中配制溶液时,在容量瓶中定容时溶液总体积为100L,A错误;B.②中溶液恰好褪色时溶质为NaCl和NaHCO3,由电荷守恒可知,c(Na)十c(H+)=c(HCO5)+2c(CO⅓)十c(CI)十c(OH),此时溶液显碱性,则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故,c(Na)>c(HCO5)十2c(CO)十c(CI);B错误;C.第1次滴定反应为OH十H+—H2O、CO+H+一HCO5,第2次滴定反应为HCO十H+H2O十CO2个,则通过第2次滴定可知,n(CO层)=n(HCO5)=cV2×10-3mol,第1次滴定中氢氧化钠消耗HC1的物质的量的为n(HCI)=cV1×10-3mol-cV2X10-3mol=c(V1-V2)X10-3mol=n(NaOH),故c(V-V)x10-molx10 m0 g/molNaOH样品纯度为、25mL1×100%=4cY)X40×100%,C正确;mg1000mD.配制溶液时放置时间过长,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会导致最终测定结果偏低,D错误。化学试题参考答案(一中版)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