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成都七中2023-2024学年度上期高三入学考试语文答案
2、成都七中2023-2024高三入学考试语文答案
3、成都七中2024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
4、成都七中2023-2024学年度上期高三入学考试语文

【参考译文】吴与弼字子傅,是抚州崇仁县人。十九岁时,他到京师去探望父亲,跟随洗马杨文定学,读了《伊洛渊源录》,内心激动,立志要在儒道上有所成就。(吴与弼)于是抛弃科举学业,拒绝人事往来,独处在小楼中,品赏《四书》K五经》,两年没有下楼。吴与弼和别人交往,都是穿的粗衣旧鞋,人们都不知道他是司成的儿子。他住在乡里,亲自耕种,自食其力,跟从他学的弟子很多。陈白沙从广州一带来向他学,晨光刚能让人勉强辨清,吴与弼亲手拿着簸箕清除谷壳,陈白沙还没有起床,先生大声说:“秀才,你太懒惰了,那么以后怎么能跟从到伊川的门下?又怎么能跟从到孟子的门下?”省郡都交相推荐他入朝,他却不去。他叹息道:“宦官、佛教不除,却想要天下太,(这)很难啊。我还出去做官干什么!”天顺初年,忠国公石亨知道自己被皇帝猜忌,门客谢昭告诉石亨,让他征召吴与弼来收买人心。石亨和李文达商量这件事,李文达就替他起草了奏疏呈上。皇上问李文达:“吴与弼是怎样的人?”李文达回答说:“吴与弼是一个行为超脱的儒者。古代的贤明君王,没有谁不喜爱贤达、谦待士人的,皇上聘求吴与弼,就是圣朝一大盛事。”皇帝于是派曹隆到崇仁县聘请他。吴与弼接受召见将要到来,皇上很高兴,问李文达说:“应当拿什么官来让吴与弼做呢?”李文达说:“现在给太子讲学的人,需要一个老成持重的儒者,主管辅导太子的事情,应该没有谁比得上吴与弼。”皇帝在文华殿召见他。皇帝说:“听闻您高洁的品质很久了,特来聘请您,麻烦您来辅导太子。”吴与弼说:“我年轻的时候地位轻贱,身多疾病,在山林之中隐居,原本没有高洁的品行,只是因为声名超过实情,不能接受职位。”皇上说:“宫僚的职务轻松悠闲,(你)不必坚决地拒绝。”(皇帝)赏赐给他酒肉,命令侍从送他到馆舍住下。公卿大夫们迎合他的名声,坐在他的门口求见,而世俗之人认为这很奇怪,于是诽谤议论之声蜂起。先生多次请辞没有得到命令的允许,于是称自己病重不起。皇帝问李文达说:“吴与弼不接受官职是什么缘故?如果(他)一定要回去,也须等到秋凉时节再遣送他(回家),让他终身享受俸禄,难道不可以吗?”李文达传话,先生推辞的决心更坚定。皇帝说:“真的是这样的话,也难以留下他了。”于是就答应他。大概是因先生知道石亨必然失败,所以洁身自好,行为超脱。己丑年十月十七日吴先生去世,享年七十九岁。先生很早就听闻儒道,身体力行,(即使)外出劳作和回家休息,也时刻不忘,时间长了,自己写成片段。临川的章衮说他的《日录》是他个人的史书,说的都是自己的事情,不像那些将自己的想法附会于已有的言论,或泛泛而谈的著述能够比得上的。15.B(“百虫鸣”在这里是指公堂上争讼的声音,并不是说诗人忙到夜晚百虫争鸣之时)16.①因为案牍劳形,心生厌倦之情。②听到邻家后生诵读《论语》后充满喜悦,对后生学业有成充满期待。③在对《论语》的赏读中获得身心的愉悦。(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17.(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3)如其礼乐以俟君子(每空1分,多字、漏字、错字、语序错误等均不得分)18.A(危言耸听:故意说惊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害怕。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多指实际存在的坏人坏事。根据语境,第一空应填“危言耸听”。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蒙受灾难。一力承当:尽力把责任承担下来。根据语境,第二空应填“首当其冲”。高枕无忧:形容太无事,无忧无虑。也比喻放松警惕,麻痹大意。枕戈待旦:形容时刻准备作战。根据语境,第三空应填“高枕无忧”。每况愈下:情况越来越坏。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每况愈下强调“愈下”,多指情况越来越严重;江河日下强调“日下”,多指一天不如一天,根据语境,第四空应填“每况愈下”)19.D(A项,“新技术对高学历和高技能人才的适应能力更强一些”不合逻辑,应改为“高学历和高技能人才对新技术的适应能力更强一些”。B项,“可能性更强”搭配不当,应改为“可能性更大”;“他们将失去更多的生存空间减少”句式杂糅,应把“减少”删去。C项可参考A、B两项的错误)20.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低技术水劳动者将会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高技术水的工作者也将受到冲击。(简述内容3分,包含递进关系2分)21.A(B项,前后两个分句语序不当。C项,前后主语不一致。D项,逻辑与原文不符)22.①是什么让人们甘心排队等待②以我国国宝大熊猫为基础③只是静态的形象(每处2分,意思答对即可)23.【写作提示】(一)材料解读本作文题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高一语文·参考答案第2页(共3页)】·22-02-342A·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