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综合评估[2L-AH]化学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安徽省2024~2024学年度八年级期中检测卷
2、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八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一)
3、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八年级期中考试
4、安徽省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
5、安徽省2024至2024学年度八年级期中测试卷一
6、安徽省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期中检测卷一
7、安徽省2024至2024学年度八年级期中检测卷一
8、安徽省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下期中
9、安徽省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期中检测卷一
10、安徽省2024到2024学年度八年级期中检测卷(一)

8.【答案】B【解析】该装置为原电池时,铅为负极,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A项错误;放电时为原电池,化学能变成电能,B项正确;负极反应为P%+SO?-2e—PbS04,C项错误;电池放电时,电子由Pb电极流出经导线流向PbO,电极,D项错误。9.【答案】A【解析】若水的离子积K.=10-4,NaOH溶液中c(H+)=K.1.0×10-14c(0H)0.01mol·L1=10-2mol·L,氢氧化钠溶液pH=-lgc(H*)=-lg10-2=12,0.01mol·L盐酸的pH=-lgc(H*)=-lg10-2=2,两溶液pH之和为12+2=14,但两溶液不一定是常温下,水的离子积不一定是10-4,则两溶液的pH之和不一定等于14,A项错误;NaOH、HCl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均完全电离,根据稀释定律,可知稀释后溶液中c(H+)=0.01mol·L=10+m0l·L,则稀释后溶液的pH=-lgc(H*)=-lg104=4,B项正确;氢氧化钠溶液与盐100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体积相等,二者恰好反应得到NaCI溶液,即混合后溶液呈中性,C项正确;NaOH溶液中氢离子家丁水的电离,水电离氢离子浓度(H)-L“00”mlL=10mL-',盐酸溶液中氢氧根离千源于水的电离,水电离氯氧根离于浓度c(0H),0X0“ml1=10-m1·L,两密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D项正确。10.【答案】B【解析】加入催化剂能降低活化能,A项正确:催化剂只能提高反应速率,不能使衡移动,不能提高转化率,B项错误: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热等于正、逆反应活化能之差,△H=E,-E,=-165kJ·ol1,反应热等于断裂化学键的总键能与形成化学键的总键能之差。2E+436×4-413×4-467×4=-165,解得:E=805.5,C项正确;“双碳达标”关键是减少C0,排放,有效措施是回收利用C0,、封存于海底等,D项正确11.【答案】AB【解析】加入盐酸,中和了碱,衡向右移动,A项错误;W中存在大量固体,加入少量水,仍然是饱和溶液,各离子浓度保持不变,B项错误;根据溶度积计算式直接计算,Km=c(Ca2+)·c(0H)·c3(P0),c(Ca2+)=5×√5X3m·L-,C项正确:根据难溶物溶于水是吸热过程,升温,衡向右移动,磷灰石溶解度增大,溶度积增大,D项正确12.【答案】D【解析】由题中表格信息可知,容器2建立的衡相当于容器1建立衡后再将容器的容积缩小为原来的)(相当于压强增大为原来的2倍)后衡移动的结果。由于加压,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则,<2;题给衡右移,则1(S0,)
2c1,p1,(S0,),c,>3。由于温度升高,故P>P1。对于特定反应,衡常数仅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题给衡左移,衡常数减小,则K1=K2>K3。由以上分析可知c2>2c1P1a3(S02),A、B、C三项错误;因为c2>2c1,c1>c3,则c2>2c3。若容器2的容积是容器1的2倍,则两者建立的衡完全相同,根据衡特点,此时应存在1(S02)+a2(S0)=1,由于容器2的衡相当于容器1的衡加压,故2(S03)将减小,则1(S02)+2(S03)<1,结合1(S02)>(S02),则2(S03)+(S02)<1,D项正确13.【答案】C【解析】Ba(OH),·8H,O与NH,CI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A项错误;NaOH固体溶于水时放热,则测定中和热(△H)偏低,B项错误;实验(c)设计存在缺陷,缺少玻璃搅拌器且两烧杯口不齐,C项正确;将实验(a)中的铝片更换为等质量的铝粉后没有改变反应的本质,放出的热量不变,D项错误。14.【答案】AC【解析】c点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H,CH2CO0Na,溶液呈碱性。在滴定过程中,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化学第2页(共4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