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金卷先享题·月考卷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X)语文试题

衡水金卷先享题·月考卷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X)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参考译文】文信侯想进攻赵国来扩展河间的地盘,于是派刚成君蔡泽去事奉燕国,历时三年,就使燕太子丹到秦国做了人质。文信侯又请张唐到燕国做相国,计划与燕国共同讨伐赵国,以扩展河间的地盘。张唐推辞说:“到燕国去必定要经过赵国,赵人抓到我,可以得到一百里的封地。”文信侯离开张唐后很不高兴。少庶子甘罗说:“君侯为何这般不高兴?”文信侯说:“我让刚成君蔡泽去事奉燕国,只用了三年,燕太子丹就已经到我们手里做了人质。如今我亲自请张唐到燕国去做相国,可是他不肯去。”甘罗说:“我能让他去。”文信侯呵斥他走开说:“我亲自让他去他都不答应,你怎么能让他去呢?”甘罗说:“项橐长到七岁就能做孔子的老师,我今年已经十二岁了!君侯为何不让我去试一试,为何不由分说便呵斥于我呢?”甘罗见到张唐说:“您的功劳,与武安君相比谁更大?”张唐说:“武安君战就能胜、攻即能取,不计其数;攻城占县,也不计其数。我的功劳当然不如武安君。”甘罗说:“您的确知道功劳不如武安君吗?”张唐说:“知道。”甘罗问:“应侯在秦国任丞相时与现在的文信侯相比,谁的权力大?”张唐说:“应侯不如文信侯权力大。”甘罗问:“您确实明了应侯不如文信侯的权力大吗?”张唐说:“是的。”甘罗说:“过去应侯想讨伐赵国,武安君认为这很难,在离咸阳七里的地方,应侯把他绞死了。如今文信侯亲自请您到燕国任相国,您却不肯去,我不知道您将死在何处。”张唐说:“请允许我通过您的帮助再到燕国去!”甘罗于是命令仓库里准备车子,马厩里准备马匹,府库里准备财货,择日起程。甘罗对文信侯说:“借给我五辆兵车,请允许我替张唐先去通报赵国。”甘罗去见赵王,赵王到郊外迎接。甘罗对赵王说:“听说燕太子丹已经到了秦国吗?”赵王说:“听说过。”甘罗又说:“听说张唐要做燕国的相国,是吗?”赵王说:“听说过。”甘罗说:“燕太子到秦国做人质这件事,说明燕国不会欺骗秦国;张唐做燕相国这件事,说明秦国也不想欺压燕国。秦、燕两国不互相欺诈,而攻打赵国,那么赵国就危险了。秦、燕两国之所以不想相互欺诈,没有别的原因,只是想通过攻打赵国来扩展河间的地盘。现在大王只要给我五座城邑用以扩展河间的地盘,我请求秦王归还燕太子,再反过来帮助强大的赵国去攻打弱小的燕国。”赵王立即割出五座城邑用以扩展河间,秦国送回了燕太子丹。于是赵国进攻燕国,夺得了上谷地区三十六县,分给秦国十分之一。15.D解析:D.“象征”错,第一句是环境渲染,三四句是夸张,最后四句借用陈琳的典故,将唐王和汉皇作对比,没有运用象征的手法。16.①意境宏阔:“万里”写卢龙塞外沙漠广阔,一望无际的特点;“飞沙”状黄沙漫天飞舞的场景。“万里飞沙”形象地写出了卢龙塞的地理特点。②炼字精当:“咽”即哽咽之意,形象地写出了鼓敲声低沉凄凉,如哭诉一般;“凝”即凝固、凝结之意,旌旆凝结不动,形象地写出了战场的阴森和战事惨烈。③风格豪壮雄迈:额联以万里飞沙、狂风呼啸、鼓角争鸣为背景,表现了大唐三军将士气概豪迈、军容整肃、阵容威武之势。(每点2分)17.(1)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2分)(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2分)(3)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2分,或“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等)18.①当之无愧②海纳百川③喜怒哀乐(3分,所填成语合乎语境即可)19.①以“我们”后辈的感受,侧面烘托了“你”作为先驱者、引领者为时代进步、国家图强的辛劳付出。②第一人称“我们”,更能直接表达对“你”的敬意,有利于带入读者共情。③如单用第二人称“你”,行文难免单调呆板,不如多种人称结合富有变化感。(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20.①“悲愤”“思考”本是无形,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它们比作“秋风”“夏日流萤”,或真实可感,或视觉可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你”的心路特点以及对“我们”的引领作用。②“感悟”“思考”本是无形,作者运用“瘦”这个形容词、“堆积”“点亮”这些动词,将描写对象有形化,更富形象感与感染力。(4分)21.C解析:C项和画横线处的“我们”指包括自己在内的若干人。A.指小博和小睿两人。B.指说话时的双方。D.指“我们”或“我”,比用“你们”或“你”更亲切。22.①要改善睡眠②恢复体力③在嘈杂的环境中(每处2分)23.写作指导:这篇作文的核心话题是“利己和利他”。材料以老子名言引出“利他”精神,然后提及中国传统文化中贤人“自利利他,胸怀天下”之境界,即融利己于利他之中,完成自他二利。最后是现代不少人的狭隘甚至错误观点:利他和利己是对立的,利他就是牺牲自己,利他思维违背人的本性,因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命题的情境限制是“班会发言稿”与同学们交流,班会是学校的德育教育主阵地,班会场合发言目的,不能止于思想观点的争鸣,关键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发言主题要积极向上,有正能量。对标“双核心”一“双核心”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学生核心素养”。这次作文过度张扬利己的立意,如材料中“利他就是牺牲自己”,尤其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都有违“双核心”。而“善利万物,处下不争”“自利利他,胸怀天下”“利他就是利己”“只有利他,才能利己”“利他而生利己,无我而成大我”等才是正确立意。【2023全国名校高考分科综合卷·语文试题(一)参考答案第2页(共2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