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二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历史-R-必考-HUB]二试题)
全国©0所名校高三单元测试示范卷教学D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夸大,长江流域并未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只是英国的势力范围,排除;B项说法错误,英国札记与汉族地主阶级并非同盟关系,排除;义和团运动主要分布于北方地区,并未传播到长江流域,排除C项。【答案】D8.在留存下来的太天国运动统计名册中,“护殿副典更荣名册”记载的12名官兵都是安徽巢湖下层民众:“护殿承宣翟第内兵册”记载的53名官兵中,安徽籍下层民众有25名。但当时的皖籍文人却对太军表达了不满,甚至直接将其称为“贼”“匪”。皖籍文人与下层民众对太天国运动持相反态度A.说明晚清文人阶层的腐朽堕落B.折射出当时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C.源于《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D.说明清政府的统治基础依旧牢固【解题分析】由材料信息可知,皖籍下层民众积极参与太天国运动,而皖籍文人则否定太天国运动;下层民众反对清政府的统治,文人则否定反清的太天国运动,这种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折射出当时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B项正确。皖籍文人对太军持反对态度与晚清文人阶层的腐朽堕落无必然联系,排除A项;《天朝田亩制度》颁布于1853年,而材料中皖籍文人与下层民众对太天国运动的态度并无明显的时间信息,C项无法得出,排除;D项说法错误,不能因为皖籍文人否定太天国运动就认为清政府的统治基础依旧牢固,排除。【答案】B9.1901年至1911年,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340家,资本达一亿零一百万余元。这十年来新设的厂矿和增加的资本,都是此前二十多年间的两倍以上,其中纯粹商办的厂矿企业在全部企业中所占比重也有显著的增长。厂矿企业的发展A.说明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得到优化B.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C.表明清廷已经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反映出清末“新政”取得了较大胜利【解题分析】由材料“这十年来新设的厂矿和增加的资本,都是此前二十多年间的两倍以上”可知,1901年至1911年,中国近代经济得到显著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也得到了发展,这壮大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力量,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B项正确。A、C两项说法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D项说法错误,清末新政最终失败,排除。【答案B10.某学校在开展研究性学时收集到一篇电文,文中有如下内容(部分)。该电文说明夫总统者,民国之总统也…既为背叛民国之罪人,当然丧失元首之资格。尧等深受国恩,义不从贼,今已严拒伪命,奠定滇、黔诸地,为国婴守,并檄四方…徒以袁氏内罔吾民,外欺列国,召兹干涉,既濒危亡。苟非自今永除帝制,确保共和,则内安外攘,两穷于术.A.袁世凯复辟巩固了儒学地位B.国内军阀混战导致民不聊生C.民主共和思想日益深入人心D.辛亥革命得到车阀大力支持【解题分析】由材料“既为背叛民国之罪人,当然丧失元首之资格”“苟非自今永除帝制,确保共和”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电文应是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主张维护共和,这反映出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日益深入人心,C项正确。A项表述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说法错误,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尚未出现军阀割据,排除。【答案C11.据统计,1922年,上海、湖北、广东等地有60余个工厂的女工参加罢工运动,参加的人数达3万余人,罢工次数共18次,使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逐步发展为以劳动妇女为主力的妇女解放运动,实现了知识妇女与劳动妇女的结合。这一现象得益于A.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B.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工人运动C,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展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解题分析】由材料“1922年”“参加的人数达3万余人,罢工次数共18次”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当时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城市工人运动,所以材料所述现象的出现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工人运动,B项正确。A项说法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C项说法是工人运动不断发展的结果,不是原因,排除;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1919年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冲击,排除。【答案B【24.G3DY.历史-RMB-必考-SX】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