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六)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语文答案))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1)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2)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14.请结合文本一、文本二,简要分析武帝被李密的言辞打动而停召他的原因。(3分)A.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二)古诗词阅读(共9分)/周门人方之游夏/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B.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临安春雨初霁/周门人方之游夏陆游C.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侧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周门人方之游夏/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D.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侧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周门人方之游夏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注]①淳熙十三年,诗人在家乡赋闲五年后重被起用为严州知府,赴任前在临安等A.“生孩六月,慈父见背”与“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中的“见”字含义相同。待皇帝召见时写下此诗。②“素衣”句:陆机《为顾彦先赠知》诗云,“京洛多风尘,B.孝廉,汉代所设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推举孝顺父母、学习优异的人,晋时仍保留。素衣化为缁”,陆游这里反用其意。C.“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中的“人定”,指的是亥时,相当于现在21时至23时。15.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归田,归还公田,有时也是张衡《归田赋》的省称,在本文中是辞官还乡的意思。A.诗开篇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客籍京华的蹉跎,直抒胸臆,情感喷薄。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领联,小楼听雨,深巷卖花,生动贴切地表现了江南农村的早春景色,诗境优美,A.李密曾在蜀汉任职,多次出使吴国,蜀汉被平定后,晋武帝召他做官,他因为祖母韵味隽永,能给诗人些许欣喜与慰藉。年高无人奉养,没有接受官职。C.颈联“作草”“分茶”表面上看是极闲适的,但背后却深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B.李密认为安乐公与齐桓公遭遇相似,两人都因为任用人才得当而使国家兴盛,后来D.全诗将日常生活写得很有情趣,章法极为谨严,表现了诗人闲居自遣和对于官场生又都因为用人不当而遭遇不幸。活冷淡的心情。C.李密守丧期满,应征到洛阳任太子洗马,后外调任温令,他常常希望改任内官,后16.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虽官职得到调整但仍心怀怨恨。三、名句默写(共6分)D.李密有才情,上《陈情表》感动了皇帝,又通过比较舜、禹、皋陶等的谈话特点,17.(1)《离骚》一文中屈原以博大的胸襟,对广大劳动人民给予深深同情的诗句是否定了诸葛亮琐碎的言谈方式。语文试题第5页共7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