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核心模拟卷(中)(一)1文科综合(新教材)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一)1文科综合(新教材)答案)
重要作用。我们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5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会动摇公有经济的主体地位。(4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既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也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5分)(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39.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要确保党对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领导,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4分)公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公民要增强法治观念和义务意识,在依法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的同时,不得损害和侵犯他人的权益。(4分)政府要积极履行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职能,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管,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诚信教育。(4分)(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40.(1)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劳动精神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生动体现;(4分)劳动精神能够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为把宏伟蓝图变为现实注入精神动力;(3分)劳动精神有利于形成崇尚劳动的社会氛围,激励中华儿女投身于实现宏伟蓝图的实践中。(3分)(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是人生的重要向导。(2分)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2分)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2分)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3分)人是价值的创造者和享受者,一个人在满足他人和社会需要的同时,也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认可,实现对自我的满足。(3分)(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3)答案示例:青春因奋斗而精彩;用劳动奉献点亮青春色彩。(只要围绕主题组织答案均可酌情给分,每条2分,共4分。)历史部分(二】题号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AOACCOD3Ac24.A材料中的“不籍千亩”实际上是征收实物地租,带有封建性的租佃关系,意味着奴隶共同耕作的井田制已经遭到破坏,所以选A项。当时的土地制度仍然是奴隶制土地国有制,排除B、C两项;D项表述与材料无关。25.B根据材料可知,盐铁业是普通民众不能独立开展的,如果废除盐铁官营制度,就会使豪强富商独占财富,独得商业利益,他们在家中操控市场,决定市场的买卖,使得贵贱没有标准。由此可见,盐铁官营制度有利于维护普通民众的利益,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盐铁官营制度有利于维护普通民众的利益,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排除A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盐铁官营制度有利于防止豪强大户把控市场价格,“摧毁”的表述夸大化,排除D项。26.D从图示书法作品的风格看,其所用书体为行书,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雅俗共赏,故正确答案为D项。A项描述符合草书;B项描述符合隶书;C项描述符合楷书。27.A材料信息显示明代的司礼监宦官“掌理内外章奏及御前勘合”“掌章奏文书,照阁票批朱”,可见,司礼监儿乎可以和外朝分庭抗礼,力量十分强大,而宦官的权力来自于皇帝,所以选A项。其余三项表述不符合史实。28.C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被开辟为通商口岸,由于各地言语不通给经商带来不便,所以创办此报是为了传播信息,为工商各界服务,故C项正确,A、B、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29.C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了列强们对中国的侵略造成了民族危机的严重,C项符合题意。瓜分中国狂潮始于1898年德国强租胶州湾.把山东变成它的势力范围,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维新变法思想体系形成的问题,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商战的信息,D项错误。30.B由材料时间“1924年”可知,此时孙中山认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已实现,接下来的是社会革命,即实现民生主义。材料中的“社会问题”即民生问题,“社会主义”即民生主义,故B项正确。孙中山以三民主义为革命指导思想,民生主义是其革命目标之一,故A项错误;民主共和是孙中山始终追求的政治目标,故C项错误;D项仅从材料信息难以得出,故排除。31.D材料中“我国GDP结构的变化情况”体现的是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在1978~2006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说明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转型,所以选D项。材料未能体现A项;材料体现的是产业结构的变化,没有总量的对比得不出B、C两项的结论。32.D18世纪,随着世界市场的发展,海外贸易不断扩大,欧洲人的生活方式也因海外新产品的输入而受到较【2022高考模拟卷·文综卷参考答案第7页(共24页)QG】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