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2024年全国高考·模拟调研卷(四)4文科综合XN答案

高三2024年全国高考·模拟调研卷(四)4文科综合XN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高考模拟调研卷文综四
    2、2024全国高考调研模拟卷四文科综合
    3、2024年全国高考调研模拟试卷四文综
    4、2024全国高考仿真模拟卷文科综合四
    5、2024高考模拟示范卷四文综
    6、2023-2024全国高考调研模拟试卷四
    7、2024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文综四
    8、2024年全国高考调研模拟试卷四文科数学
    9、2024年全国高考调研模拟试卷四理科综合
    10、2024高考调研模拟卷(四)
“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固步自封,与世界现代化浪潮失之交臂。直至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国门被迫打开,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在传统思想与先进技术的激烈碰撞之下,中国有识之士为了救亡图存才开始致力于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在此期间,封建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纷纷参与其中,并以西方工业化发展模式为依据,分别尝试了三条不同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但这些努力终究缺失相应的社会环境和政权保障,纷纷天折,使得中华民族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上还未萌芽,就已陷入迷茫。一摘编自彭维珍《从迷茫到超越:史学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现路径》材料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现代化道路中贯彻着西方中心主义的思维逻辑,对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加以否定和渗透。与西方现代化道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强行输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其本质上蕴含着“仁”“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表明中国在践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摘编自刘纯明等《比较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经验与世界意义》(1)以具体史实分别说明各阶级在“不同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中的尝试。(6分)(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中国工业化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10分)(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义。(9分)4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英国学者巴里·布赞和乔治·劳森对国际关系的研究成果卓著,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们认为,工业化及市场的全球性扩展使得国际体系的所有部分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18世纪末到1945年左右,是西方殖民式国际社会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持续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是西方全球性国际社会阶段。这两个阶段都代表了“有中心的全球体系”的形式,其中“有中心”意味着发展高度不平衡。而这种国际权力模式自21世纪以来变得更加均衡,不再只集中于一小部分国家,愈发具有融合性特征。摘编自英国学者巴里·布赞和乔治·劳森《全球转型:历史、现代性与国际关系的形成》材料反映了两位学者对世界历史的相关认识,请对学者的部分认识或整体观点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4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南宋学者朱熹说:“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唐代女性在家庭与社会的“内外”之间游刃有余,她们可以抛头露面,积极进行社交或经营市场贸易。她们从事的行业多为餐饮业、旅店业、客运业、织造业、歌舞娱乐,很多是单纯经营茶、酒、饼的买卖。而真正能长时间段地进行贩卖,活跃在市场上的女性往往出身于中下层,并非出自门阀世家、名媛鼎族,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持生计,得来的钱也大多不会用于扩大生产或者资本、扩大经商范围,而是用大庆市高三年级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第11页共12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