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语文答案

内蒙古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2024届高三统一考试试题语文参考答案1.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可以为了实现惩恶劝善的目的而忽视历史真实”说法错误,这仅是科学主义史学的主观认为,文中用“其实”表明并非如此,传统史学是将“求真”与“求善”统一在一起的,而且将“求真”看作是前提和手段2.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不足取”说法错误,理解中国史学避讳的做法,必须拒绝纯粹的客观主义,要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意蕴,理解其避讳原则,并非没有价值。3.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A项,以“伐”“诛”字来表达褒扬。B项,“克”表明贬的态度。C项,“诛”表示肯定和称赞,“未闻弑君”表示不承认臣杀君。D项,只是陈述事实,没有运用“春秋笔法”。4.①先指出传统史学褒善贬恶方法的现状,引发读者关注。②然后提出“揭示褒善贬恶被遮蔽的文化内涵,对于正确认识传统史学的价值尤显重要”的观点,总领了后文的论述。(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分析文章段落的作用既要考虑段落所处的位置,还要考虑联系全文。5.①历史趋恶论借助历史阴暗面的揭露而刺激人们努力纠错、全力向上,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②历史趋恶论会消解历史书写的客观性与可信性,使人们失去对历史的礼敬态度。③要树立融贯理念,克制历史趋恶论的叙史缺失。(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文本内容分析问题的能力。题目中“辩证看待”的意思是指出历史趋恶论积极的一面与消极的一面,答题时围绕这两方面思考即可。6.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并赏析艺术手法的能力。“充满着血腥,这和后文写芋园里小巷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分析错误,杀鱼的农民令“我”惊叹和羡慕,郭家巷的生活是“雅俗共赏”的,和后文芋园里小巷的生活一样,都让“我”怀念不已。7.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句子含义及作用的能力。“木屐声越来越快、越来越近”错,由原文“木屐声一声一声递进窗来”可知,“递进”是说木屐在雨夜中发出的声音传进窗子,没有越来越快、越来越近的含义。8.①在对曾经生活的巷子以及对巷子生活时的有关人、事的回忆中流露出对巷子生活的怀念之情。②文章最后一段直抒胸臆,直接书写了自己对小巷的情感,抒情意味浓。(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赏析文章写作手法的能力。一方面,文章结尾部分是在叙事基础上的直接抒情,原文“我经常怀想起那些小巷,那些小巷人家跟小巷生活。怀想起麻石的小路同井台,怀想起青苔浸染的墙根,夏天里横七竖八的竹床同星空下的故事”,是直接抒发对巷子里生活的怀念之情。另一方面,文章在叙事时加入景物描写进行点染,增加了抒情意味。如“于是月亮就升起在巷子尽头一片黑瓦屋顶上了”,孩子们在月夜中的歌唱让人感觉无比美好;“仰起脑壳来时,真是天阶夜色凉如水,遥看牵牛织女星”,平常的生活,在夜色星空的烘托之下,充满【◇高三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5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