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高一仿真试卷(专家版三)语文答案

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高一仿真试卷(专家版三)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谁解唤起湘灵,烟鬟雾鬓,理哀弦鸿阵。玉麈谈玄,叹坐客、多少风流名胜【。暗柳萧萧,飞星冉冉,夜久知秋信。鲈鱼应好,旧家乐事谁省。注释:【1】姜夔:南宋词人。终生布衣,以清客身份转徙于权贵之门。宋孝宗淳熙十三年七月十六日,受邀与其他文人同游湘江。自度“湘月”词牌,写成此词。【2】夷犹:从容不迫。【3】容与:悠闲自得。【4】名胜:名士。1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阕以问句开头,“长负清景”说明引旧约未赴,可见此次出游的难能可贵。B.“暝入”三句,写夕阳西下,暮色苍茫,词人和同游者一起乘兴泛舟湘江。C.“倦网都收”句的“网”同陶渊明“误落尘网中”的“网”,指尘世罗网。D.下阕描绘弹琴、阔论的聚会场景以及夜色中的岸柳飞星,富有诗情画意。13.姜夔词善于借用典故来抒情达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五湖”三句,借范蠡功成身退泛舟五湖的典故,表明词人的建功立业之志。B.“湘灵”三句,借湘水女神鼓瑟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词人一种淡淡的哀伤。C.“玉座”三句,借东晋士大夫常执玉塵谈玄理的典故,写同游者有名士风度。D.“鲈鱼”两句,借张翰因思鲈鱼脍而弃官还乡的典故,抒发词人的思乡之情。14.姜夔的词具有“清空”特色。请从遣词用句、意象选取、意境营造、表现手法、思想情怀这五个角度中任选两个角度,说说本词是如何体现这一特色的。(6分)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要求:书写规范,字迹清晰。(共8分)(1)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描写战士同仇敌忾或奋勇杀敌的句子,如《诗经·秦风·无衣》中的“王于兴师,,与子同仇”,高适《燕歌行》中的“相看自刃血纷纷,”。(2)古代儒家倡导以德治国,居高位者须德化天下,才可能长治久安。所以魏征巧用比喻警醒唐太宗:“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3)苏轼实地考察石钟山,探究石钟山得名由来,因事说理,表达了“一,一,可乎”的思想,其质疑和求实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4)一位同学在海边看日出。海天一线,忽然间天边幻化出缤纷的色彩,美得无法描绘,这位同学情不自禁地吟诵起《登泰山记》中的句子:“一,一。”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6一19题。纸上的李白①很多年来,我都想写李白,写他唯一存世的书法真迹《上阳台帖》。②对于李白,他的诗句越是真切,他的肉体就越是模糊。他的存在,表面具象,实际抽象。即使我站在他的脚印之上,对他,我仍然看不见,摸不着。③不错,新、旧《唐书》,都有李白的传记:南宋梁楷,画过《李白行吟图》。但与我一样,写书作画的人都没见过真正的李白。只有那幅字是例外。那幅纸本草书的书法作品《上阳台帖》,上面的每一个字,都是李白写上去的。透过笔势的流转、墨迹的浓淡,我们几乎看得见他手腕的抖动,听得见他呼吸的节奏。幸亏有这幅字,让我们穿过那些灿烂的诗句,找到了作家本人。有了这张纸,我们不仅可以与他对视,甚至可以与他交谈。一张纸,承担起我们对于李白的所有向往,带我们跨过时间的深渊,看见李白。④站在它面前的那一瞬间,我外表镇定,内心狂舞,顷刻间与它坠入爱河。那字迹,一看就属于大唐李白。它有法度,那法度是属于大唐的,庄严、敦厚,饱满、圆健。规矩中见活泼,收束中见辽阔。第5页/共17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