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 高三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押题试卷(一)1地理(新高考)试题

NT 高三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押题试卷(一)1地理(新高考)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命题意图】本题组以我国数字经济为背景材料,涉及我国数字产业的布局、数据中心集群发展的地理意义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学科素养。【解题分析】第14题,读图可知,2010一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重心整体呈现由东北向西南移动的趋势。第15题,由上题可知,2010一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重心整体向西南方向演化,主要的原因可能是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的崛起。16,构造运动、气候、河流边界性质、冲积物、土壤、植被、地形等。(任答四点,4分)河段【年均气温低于河段Ⅱ,河流两侧的多年冻土较河段Ⅱ发育得更好,冻土层的存在导致河段I不易向下侵蚀,却容易侧向侵蚀:与河段川相比,河段I的坡度较小,河曲更容易发育,也更容易形成牛轭湖。6分)【命题意图】本题以嫩江上游流域河型转化模式为背景材料,涉及牛轭湖的形成、河流的侵蚀堆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对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的考查。1.韶关市春季降雨虽多,但多为连绵低温阴雨,加上冷暖气团交汇于南岭地区,形成华南静止锋,加重了酸性气体的累积因此酸雨和强酸雨的频率较高;夏季降水多且强度大,大气环流活跃稀释酸性气体,因此酸雨污染程度最轻,频率也最低秋、冬季降雨少,气温低,垂直方向上的对流减弱,大气层结构稳定,导致酸性气体不断聚集于大气中难以扩散:冬季冷空气频繁南下,输送北方燃煤取暖等活动排放的酸性气体,使韶关市酸性气体占比不断增加,因此强酸雨占比最多,空气污染最严重。(10分)【命题意图】本题以我国的酸雨问题为背景材料,考查了环境与环境问题的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18.(1)地处亚欧非交界处,拥有大量过境油气管道和储存设施,与中东、中亚能源输出国临近北部西送欧洲的能源管道受阻可利用政策引导油气运输过境。(任答三点,6分)(2)利用厂区内基建临建场地及运行后生产、生活、办公用房的屋面布置光伏组件,降低用地成本光伏发电所发电量直接接入煤电系统,节约了基础设施投资成本:减少煤炭进口量,节省外汇增加发电量,电厂外送电增加,提高了电厂运行经济效益。(任答三点,9分)【命题意图】本题以“土耳其流”、胡努特鲁电厂为背景材料,涉及工业区位因素、区域地理关系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对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的考查。19.(1)熊本县有“量丰质好”的地下水;开发程度低,环境质量高。(6分)(2)有多个机场,满足芯片的运输需求:有大量的科研及服务机构;产业配套设施齐全,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政策支持力度大。(8分)(:)我国和日本文化差异较大,该企业职员去日本参与生产管理,易引发文化冲突及管理问题:日本土地和劳动力成本较高投资总额较大。(6分)【命题意图】本题以日本九州岛半导体产业发展为命题情境,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和工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环境的影响等知识点,综合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对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的考查。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