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教育] 2024年高考预测密卷一卷(新高考)历史答案

[正确教育] 2024年高考预测密卷一卷(新高考)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14年历史高考试卷
    2、2024年高考历史42题
    3、2024高考历史全国卷1
    4、2023-202414年高考历史真题解析
    5、2024高考历史真题
    6、2023-2024二零二一年高考历史试卷
    7、2024历史高考42题答案
    8、2024高考历史全国一卷
    9、2024高考历史全国二卷
    10、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
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在法律条文及疏议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礼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集历代礼法融合经验之大成,礼法融合已臻完善,成为宋、元、明、清各代法典的蓝本。唐代统治者在认识上把礼义道德的作用和法律的作用,在儒家思想原则上完全统一起来。它标志着中国古代礼治的法律化已接近完成。【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孔子的看法根据“孔子不赞同‘直躬者’的做法,他认为应该‘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可知是不赞同儿子告发自己的父亲,认为儿子应该对父亲进行包庇;令尹的看法根据“认为‘直躬’此举不孝,便定了他死罪”可知是认为儿子属于不孝,判定了他死罪;韩非子的看法根据“韩非子则认为‘直躬’虽然是‘父之暴子’,但却是‘君之直臣’,令尹这样处理此事,楚国就没有人敢告发坏人坏事了,对君主而言,这不是‘社稷之福'”可知是鼓励儿子对父亲进行告发以维护国家法度,认为令尹的做法不妥。他们看待此时的出发点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是从进行国家治理的角度进行阐述。【小问2详解】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内容可以看出,《唐律疏议》中包含了许多儒家伦理内容,依据儒家伦理处理亲属间的法律关系。所以说明《唐律疏议》实现了礼法合一,援引儒家思想进行法律教化。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唐律疏议》以“三纲”为原则,“一准乎礼”,“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在法律条文及疏议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礼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集历代礼法融合经验之大成,礼法融合已臻完善,成为宋、元、明、清各代法典的蓝本。唐代统治者在认识上把礼义道德的作用和法律的作用,在儒家思想原则上完全统一起来。它标志着中国古代礼治的法律化已接近完成。17教育思想材料一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他提出学习的内容,应该主要是“明人伦”,“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学者,学此而已”。朱熹还认为,历史上的“古今兴亡治乱得失”,“礼乐制度、天文地理、兵谋刑法之属,亦皆当所须而不可阙,皆不可以不之习也”,从而使“士无不通之经,无不习之史,皆可为当世之用矣”。一摘编自张全明《论朱熹对科举态度的三次转变及其改革主张》材料二19世纪末,严复等进步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开始从改造国民性的角度来探索中国转型的新路径。严复在借鉴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三育”论,主张培养德智体并重的真国民。他认为中国积弱积贫的根源在于民力已茶,民智已卑,民德已薄。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鼓民力”是指提倡体育,训练国民强健的身体;“开民智”是指开发人民的智慧,提高第9页/共15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