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密卷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冲顶实战演练试题(物理)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
2/3丁知该列波的波长为入=4m,由图乙可知该列波的振动周期为T=0.4s,故该列波的传播速度为-103,选项A正确;在传播中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上下振动,不会随波迁移,选项B错误;t=0.2s时,质点A到达负向最大位移处,具有向上的最大加速度,选项C错误;t=0时,x=2m处质点正在向上振动,经t=0.3s=T,质点位于y=一4m处,选项D正确,10.BCD设弹性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O,弹性绳的弹力为k(1为弹性绳与滑轮所在M点及杆上O点构成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当小球从O点沿着杆下降的过程中,对小球做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弹性绳的弹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大小为F.=klsi0,由几何关系可知,lsin0始终等于dw的长度,因此可知弹性绳的弹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大Q小始终不变,而F,=N,f=N,可知小球在竖直杆上滑动的过程中摩擦力始终不变,故A错误;对小球在O点向P点运动的过程中竖直方向上受力分析可得F合=g一N Pf-klcos0,其中lcos0始终等于小球从O点下落的距离设为x,则有F合1=mg-f一kx,重力和摩擦力为恒力,以上等式关系可类比弹簧振子在最大位移处竖直向下做简mg谐振动时合力的变化,而Q为OP的中点,则可知小球第一次运动至Q点时速度最大,故B正确;此时小球处于平衡状态,mg=klsin0+klcos0,其中lsin0=4m,lcos0=3m,解得k=10N/m,故C正确;从P点返回的过程中,摩擦力向下,竖直方向有F合2=mg十f一kx,类比小球第一次下降的过程,若合力不变,则小球仍然在上升至Q点时速度达到最大,但实际上在小球第一次从最低点P上升的过程中,竖直向下的力增大了,则小球需要克服阻碍其运动的力而做的功增加了,因此从能量的角度考虑,小球从P点返回的过程中,速度最大的位置一定在Q点的下方,小球每次下降后再上升的过程中其平衡位置都在下降,由此可知,当小球最终停止时一定停在Q点下方的某一位置处,故D正确.11.(1)D(2分)(2)0.75(2分)(3)4(2分)L解析:(1)条纹间距与单缝到双缝之间的距离无关,A错误;为使屏上的干涉条纹清晰,单缝和双缝必须平行放置,所得到的干涉条纹与双缝平行,B错误:由公式△=兰可知,条纹间距与光波的波长以及双缝之间的距离均有关,C错误,D正确;(2)由游标卡尺的读数规则可知,图乙和图丙的示数分别为x1=11mm十0.1×2mm=11.2mm,2=15mm+0.1×7mm=15.7mm,则相邻两亮条纹之间的距离为△x=2。=615.7.1.2mm=0.75mm:(3)由公式△-让得入=,将数据代入解得入=500nm612.【答案】(1)V2(2分)(2)1(2分)(3)1.50(2分,1.5不得分)(4)B(2分)【解析】(1)由于电源电动势为3V,故应选电压表V2;(2)由电阻的决定式可知R,=二R,及胡克定律kx=mg,可得该台秤所能称量的最大质量为1kg:R.(3)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I(R,十R,十),电压表示数U=R,十,十,E,联立求解得U=mgR+R,十刀,将数据代入公式可得U=mgRE30m10m+19(4)由(3)可知,B正确,13.解:(1)由图可知波长入=4m(1分)经0.2s向前传播的距离=W=1m=入(1分)可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1分)则t=0时刻质点P沿y轴负方向运动(1分)【高二物理参考答案第2页(共3页)】24554B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