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桐鸣 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青桐鸣大联考(高三)答案(历史)

青桐鸣 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青桐鸣大联考(高三)答案(历史)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参考答案1.A。据材料信息可知,最早的铜器出现在黄河流域,而黄河流域至今没有发现开采过的铜矿,说明黄河流域的铜矿资源来源于其他地区,即不同区域文明存在交流,故选A项;材料显示不同区域之间存在交流,并无黄河流域青铜铸造技术高超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显示的是不同区域的交流,没有体现多元化发展,排除C项;材料显示不同区域之间存在文明交流,与铜器是文明时代的标志无关,排除D项。2.A。据材料可知,春秋时期,楚国、郑国和齐国都出现了官吏荐举制度,这表明原有的世卿世禄制逐渐瓦解,官僚政治雏形出现,故选A项;这一时期处于人才选拔机制的初创阶段,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涉及中枢决策机制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中并未涉及这些被荐举人才的阶级出身,因此不能判断出这一时期的阶级关系发生剧变,排除D项。3.B。据材料“上格为‘迎谒’和‘锻冶’图,下格为…综合农耕场面”可知,该汉画像石拓片展现了汉代农庄当中的活动,既包括“迎谒”的礼仪活动,也包括“锻治”这种手工业活动,还包括农业耕作活动,说明农庄规模较大,涉及各种社会生产,能组织较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具备较强的政治和经济实力,结合所学东汉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可知,该拓片可以用来说明汉代豪强地主势力的强盛,故选B项;该拓片显示了汉代的“农耕场面”,但并未显示“土地兼并问题”的存在,更反映不出“长期存在”,排除A项;拓片显示了汉代农庄的一些社会生产活动,但并未显示当时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存在矛盾,排除C项;拓片无法显示政府经济政策方面的信息,排除D项。4.C。据材料信息可知,宋代文化作品中存在有关于道家、佛家的内容,结合宋代思想史的史实可知,宋代思想呈现多样性,故选C项;理学世俗化指理学的思想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A项;B项中“开始”一词过于绝对;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排除D项。5.B。根据材料可知,明朝中央政府以土司犯罪为理由,趁机推行改土归流,这反映出当时中央加强集权的策略,故选B项;材料仅说明的是云南鹤庆改土归流的情况,无法看出土司制度是否亟需变革,也无法看出民众的态度,排除A、C两项;云南早已被纳入明朝版图,排除D项。6.B。这位湖南士绅认为西方强盛是因为吸收了儒家思想的某些方面,如“其心朴厚”“重信义”“贵廉耻”。因此,这位维新人士主张要想振兴中国,首先要从端正人心开始,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重视教化。由此可知,该维新人士并没有看到西方的强盛是由于技术先进和22024届高三“一起考”大联考(模拟四)·历史参考答案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