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名校大联考]2024届山东省高三第四次学业质量联合检测试卷及答案答案(历史)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有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材有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形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1)材料一中的“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该制度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的表现。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4分)材料二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时创殿试和武举。殿试的产生排除了一些通过钱财来考入进士的人,是完善科举制的一项重大措施。(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完善科举制度的重大举措。(2分)材料三宋代文士地位的显赫尊崇是历代都不曾有过的。宋朝大力发展科举,彻底取消了门第限制,社会各阶层的优秀子弟都被允许应试入仕。提倡读书,重用文人,这里既有“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客观需要,更重要的是以此来抑制武将权势。因此,历宋一朝,高级官员都使用文人,就连专门掌管全国军事的枢密院长官枢密使也大都是由文官担任的。摘编自百度百科(3)材料三反映了宋朝的什么政策?结合赵匡胤的经历,谈谈宋朝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4分)材料四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据《明史》(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时科举考试在内容和格式上各有什么变化;该变化对教育方面有何消极影响?(4分)四、分析与探究(14分)29.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政治制度。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一无言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流冕。披流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袍加(1)材料一中的“陈桥驿站披旒冕”“杯酒之间销兵权”分别指什么事件?宋太祖在军事上采取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4分)材料二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日“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纠者曰“御史台”…夫外之郡县…则镇之以行中书省。据《元文类》卷四十(2)材料二评价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根据材料二,分析元世祖建立这种制度的主要依据。(4分)材料三据《明史》记载,1380年,丞相胡惟庸因谋反被诛杀。朱元璋认为:“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来不及转脚跟,意为很快)而亡,汉、唐、宋虽有贤相,然其中多小人专权乱政。”为了解决君相之争,朱元璋对中央的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变革。(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对中央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怎样的“重大变革”。(4分)(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发展的基本趋势。(2分)七年级历史(④)第4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