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书院2024届考前模拟一1试题(历史)

清北书院2024届考前模拟一1试题(历史)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清北书院试卷
    2、2023-2024清北书院备考学校
    3、2024清北书院高三适应性考试试卷
    4、清北书院2024高考成绩
    5、2023-2024清北书院培训学校怎么样
    6、2023-2024清北书院高三适应性月考二理科综合试卷
    7、2023-2024清北书院复读怎么样
    8、2023-2024清北教育考试研究院
    9、2023-2024清北书院试卷答案在哪里找
    10、2023-2024清北书院试卷答案
重庆八中高2024级高三下学期强化考试(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齐桓公被胁迫订立盟约,但依然按盟约退还了侵占鲁国的土地,并得到了其他诸侯国的信任和归附,这反映了当时礼乐制度的影响仍然存在,礼乐制度在春秋时期还未完全解体,A项错误。齐鲁会盟,“诸侯闻之,皆信齐而欲附焉”等信息体现出原有的“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受到了冲击,B相正确。从材料中看不出宗法秩序“开始”解体,C项错误。材料反映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D项错误。2.A【解析】从表格中西汉时受封诸侯的对象可得出,封外戚及诸侯王之子的数量远多于封功臣,反映出当时政治腐败,朝政被宗亲王室所把控,C项正确。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后,王国势力受到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B项错误。西汉在分封王国的同时,也在推行郡县制,没有废除郡国并行制度,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分封情况,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能反映皇权的强化,D项错误。3.D【解析】据材料“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等信息可得出国家允许人口流动,说明国家放松了对劳动力的人身控制,D项正确:两税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部分民众的负担,使赋税负担更加公,但不能绝对化为赋税负担的全面减轻,A项错误。“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能得出门第观念淡化的结论,B项错误。两税法是在土地兼并严重,政府财政收入得不到保障的背景下实施的,从材料提供的信息不论得出土地兼并受到限制的结论,C项错误。4.C【解析】根据材料数据可以看出,宋代前期使用宰相人数较多,宰相任职年限较短,这种频繁换相的做法削弱了相权,C项正确;宋代社会民化,世家大族已经衰落,A项错误。材料体现宰相人数及任职时间较短,得不出“社会阶层流动加强”“政治局势动荡不安”的结论,B、D项错误。5.B【解析】材料表明,明朝前期通过制定法律规定官民服饰的区别,以维护封建等级秩序,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代表贵族身份的金簪、玉器、宝石,作为首饰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说明社会经济的发展冲击了等级观念,B项正确。明朝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仍是理学,心学影响虽有所扩大,但不至于对全社会产生影响,A错误。市民阶层的壮大只是现象出现的局部原因,不足以成为整个社会现象的原因,C项错误。伦理观念受到冲击,出现了一定的变化,但“伦理观念的巨变”言过其实,D项错误。16.C【解析】根据材料中企业的名称可以看出,既有采用机器生产的企业,也有对电力的使用,吸收了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C项正确。在华最早出现的近代企业是外商企业,早于洋务企业,A错误。以洋务企业为代表的近代企业本身就有着分布不均衡的局限,B项错误。中国近代社会,小农经济仍然占主导,仍然是清政府的统治根基,D项错误。7.D【解析】材料考查的是对两次学制改革的比较分析。癸卯学制,既有显著的进步性,也有明显的保守性,如“读经讲经”,而壬子学制则摒弃了癸卯学制中的保守因素,进一步体现了追求民主、等、科学的时代精神,D项正确。两次学制改革既有对中国自身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对近代西方文明的学,A项错误。从两次学制改革中,看不出救亡路径是否转变,B项错误。两次学制改革都会对传统儒家思想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但达不到动摇其统治地位的程度,C项错误。8.B【解析】本题的考点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A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并未体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扩大,排除C:重庆大后方不是沦陷区,排除D:材料体现重庆大后方人民团结一致坚持抗日,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民族凝聚力空前强化,故选B。9.A【解析】本题的考点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A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并未体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扩大,排除C;重庆大后方不是沦陷区,排除D:材料体现重庆大后方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