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寿县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一试题试卷及答案答案(语文)

永寿县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一试题试卷及答案答案(语文)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芣营》中的“”,前一句中的“采采”理解为“茂盛的样子”,也有人认为与后一句的“采”意义相同。(2)杨万里《插秧歌》中的描写生动形象,可改写为一幕短剧。诗人巧妙地插入了“的画外音,写农妇招呼农夫来用早餐并小憩片刻,农夫却“(3)枫叶是诗人笔下常见的意象,“”之类的名句便用枫叶这一意象表达了内心的喜怒哀乐。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叶巴的春天,是随着核桃树尖尖的嫩芽一起到来的。二三月份,藏历新年前后,江风已不再刺骨,忽然之间,就看见了枝头上的绿色,这里一点,那里一点,继而弥漫得满眼都是。地里的冬小麦和青稞,热热闹闹地钻出地面,空气中到处飘散着泥土的清香。核桃树的生长让人惊奇,好像一天一个模样一从尖尖的嫩芽,到一绺一绺的穗子。我们院子外的那棵核桃树,把长长的枝条伸进院子,将春天的故事①。接着,河沟里柔柔的柳树枝条绿了,桃树呀,苹果树呀,②地开出各色花朵。春天忙过之后,是短暂的农闲。采挖虫草、收青稞小麦、种第二季作物的忙碌季节即将到来,各家各户在着手准备。这时,工作队也有了难得的闲暇。有时,早饭过后,我就到果园里去。桃树、苹果树、藏梨树这些果树的花都已盛开,如果头天晚上刮了风,粉的白的花瓣会散落一地。还有那刚钻出地面的青草、小树苗,开黄花的蒲公英,把果园渲染得③。那几株年长的核桃树张开的巨大树冠,被早已萌发的新芽覆盖,营造出一片绿荫,阳光从树枝间斑斑驳驳地照下来,不刺眼睛,是看书小憩的好地方。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答:①②③19.请简要分析第一段加点的“一”的表达效果。(4分)答:(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如果说尽可能提高食材的利用率是“节流”,那①就是“开源”;如果说“节流”表现了中华美食背后的地大物博,那“开源”则揭示了②俗语有云:“人食五谷杂粮,孰能无疾。”“五谷”,可以说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代表。“五谷”有多种说法:郑玄认为是“麻、黍、稷、麦、豆”,赵岐认为是“稻、黍、稷、麦、菽”,等等。无论哪一种说法,麦一这里主要指小麦,都是中国人自古以来最重要、最普遍的主食之一。然而,小麦并非中国土生土长的农作物。换句话说,支撑起中国几千年文明、给中华美食带来无限荣光的小麦,其实是个货真价实的舶来品。小麦来源于新月沃地,在甘肃民乐东灰山遗址、新疆孔雀河畔的古墓沟等西北地区分别发现了公元前两三千年的小麦遗存,这让后世的考古学家大致能勾勒出小麦传入中国的路线。小麦古称“赫”,在甲骨文中,“来”为小麦植株形象,“来”的“行来”之义正源于小麦的舶来品身份。当然,小麦的本土化大规模种植也经历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之久,直到北宋时期,中国农人才在土壤耕作、种子处理、栽培管理等技术层面积累了足够的经验知识,让小麦在北方种植中取得了核心地位。“高梁”二字,很东北也很中国,但不要意外一高粱的原产地不是中国,甚至不是东亚,而是遥远的非洲。高梁传入中国的时间与路线更难考证,因其早期有“蜀黍”“巴禾”之称,可能是由西南地区渐次传入中原,直到宋元两代成为北方人的主食。度·7·25ZCYK·语文(一)-R-必修上册-G DONG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