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2024河南中考学业备考全真模拟试卷(信息卷)答案(语文)

九年级2024河南中考学业备考全真模拟试卷(信息卷)答案(语文)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河南省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仿真试卷b语文
    2、2024河南中考学业备考调研试卷9语文
    3、河南省2024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试题
    4、河南省2024年九年级中招模拟试题语文
    5、2024河南省九年级全真模拟卷
    6、2024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全真模拟试卷(三)语文
    7、2024河南中考学业备考调研试卷三
    8、2024河南中考学业备考调研试卷5语文
    9、2023-2024河南省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仿真试卷
    10、2023-2024河南省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仿真试卷a
大单元学三步一体高效训练讲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记A.“臣亦爱臣之信”与“起不相爱”(《兼爱》)两句中的“爱”字含义相同。B.“以明不欺”与“在明明德”(《大学之道》)中的第一个“明”字含义相同。C.“伯夷辟纣”中的“辟”字同“避”,与“知人者智”(《〈老子)四章》)中的“知”字都是通假字。D.“其子焉往”与“天下归仁焉”(《论语》十二章》)两句中的“焉”字意义和用法不同。解析:C“知人者智”中的“知”不是通假字。A爱惜,爱护。B彰明。D代词,哪里/语气助词,啊。答案:C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国国君因为喜爱谗鼎而留下了它,乐正子春恪守自己的信用,婉拒了让他出使齐国的请求。B.商鞅制定新法后,用赏赐北门徙木者的方式取信于民,因此法令颁布后,秦国百姓无不遵守。C.孟子认为下级应该得到上级的信任,而上级是否能信任下级,可以看此人能否得到朋友的信任。D.隐居的伯夷与姜太公都认为周文王善于赡养老人而归依文王,从而带动了天下百姓归依文王。解析:“秦国百姓无不遵守”分析有误,根据原文,后来有人对新法不满,太子也犯法。答案:B=■■====e▣■====■4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4分)(2)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4分)答案:(1)新法令施行满一年,前往国都控诉新法使民不便的秦国百姓数以千计。(得分点:“期年”“之国都”和定语后置句各1分,句意1分)(2)极端诚心而不能使别人动心的,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得分点:“至诚”“动”和宾语前置句各1分,句意1分)14.同为取信于人,乐正子春与商鞅的做法有何不同?(3分)答案:①乐正子春不说假话,不用假货。②商鞅有令必依,违法必究。(每点1分,两点3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材料一:齐国讨伐鲁国,索要谗鼎,鲁国就把赝品送去了。齐人说:“这是赝品。”鲁人说:“是真的。”齐人说:“叫乐正子春来(证明),我就相信你。”鲁君请来乐正子春,乐正子春说:“为什么不把真的送去?”鲁君说:“我喜爱谗鼎。”(乐正子春)回答说:“我也爱惜我的信誉。”材料二:(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于是在都城市场南门前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有能搬到北门的百姓给予十金。百姓感到奇怪,没有人敢去搬(木头)。(商鞅)又说:“能搬走(木头)的人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就给了他五十金,以此表明没有欺骗(百姓)。最终领布了新法令。新法令范行满一年,前往国都控诉新法使民不便的秦国百姓数以千计。这时太子也触犯了法律。商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施行,就在于上层人士带头犯法。”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便处罚了太傅公子虔,对太师公孙贾处以黥刑。第二天,秦国人(听说此事,)都遵从了法令。(新法)范行十年,秦国百姓非常高兴,(出现)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家富裕充足(的太景象)。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私斗,乡野城镇都得到了治理。材料三:孟子说:“处于下级的地位不能得到上级的信任,老百姓就无法治理好。得到上级的信任是有办法的,(假如)不能取信于朋友,就不能得到上级的信任。取信于朋友是有办法的,侍奉父母不能让他们高兴,就不能取信于朋友。让父母高兴是有办法的,反躬自问而心意不诚,就不能让双亲高兴。使自己诚心诚意是有办法的,不明白善的道理,就不能使自己诚心诚意。因此,诚,是上天的准则。追求诚,是为人的准则。极端诚心而不能使别人动心的,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不诚心,从来没有过能使别人动心的。”孟子说:“伯夷为躲避般纣,隐居在北海之滨,听说周文王兴起,便说:‘为何不去归依他啊!我听说西伯是善于赡养老人的人。’姜太公为躲避殷纣,隐居在东海之滨,听说周文王兴起,便说:‘为何不去归依他啊!我听说西伯是善于赡养老人的人。'这两位老人,是天下德高望重的老人,他们去归依文王,就好比天下的父亲都归依了文王。天下做父亲的都归依了文王,他们的儿子还会跑到哪儿去呢?如有施行文王之政的诸侯,七年之内,必定能统治整个天下。”(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南海马大夫远示著述兼酬拙诗辄著微诚再有长句时蔡戎未弭故见于篇末刘禹锡汉家旄节付雄才,百越南溟统外台。身在绛纱①传六艺,腰悬青绶亚三台⊙。连天浪静长鲸息,映日帆多宝舶来。闻道楚氛③犹未灭,终须旌旆扫云雷。【注】①绛纱:犹绛帐,对师门、讲席的敬称。②三台:星名,指上台、中台、下台共六星。古代以星象25ZCYK·语文-R-选择性必修上册-HAIN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