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期末联考(6月)答案(历史)

[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期末联考(6月)答案(历史)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百师联盟高三冲刺卷二历史
    2、2024年百师联盟历史试卷
    3、百师联盟2024高二各科答案
    4、百师联盟2024高三历史
    5、百师联盟高三开学2024历史
    6、2024百师联盟高三第二次月考
    7、2024百师联盟高三第二次月考
    8、百师联盟2024高三冲刺卷二历史
赋是汉代向百姓征收的人头税,A项正确:“税民资”是汉代向百姓征收的财产税,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租调是汉代向百姓征收的田租和户调,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科差”是元代向百姓征收的差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5.下面为武周时期恒州鹿泉县检校官裴琳的德政碑的部分记载。这一记载反映出当时()其年(长安二年)检校官奉敕总停(朝廷停罢检校官),君(指裴琳)则随停,例也。百姓众庶而谋,我君去矣。人斯悴矣。若不口命而诣阙(奔赴京都)乞留,道路相属。奉长安三年四月救:“元瑶清化俗,奉法无私、人不忍欺,吏不敢犯…特听修旧检校。”A.德政是地方监察的价值导向B.中央与地方政府存在权力博弈行为C.官僚考课呈现多元评价体系D.民间力量在国家治理中具有能动性【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武周时期(中国)。据材料“检校官奉敕总停”“百姓众庶而谋,我君去矣,人斯悴矣。若不口命而诣阙乞留,道路相属”“特听修旧检校”等可知,检校官一职被朝廷停罢,而鹿泉县的百姓“诣阙乞留”裴琳,直到次年收到了朝廷的回复,裴琳凭借鹿泉县民的请愿恢复了检校官身份。可见,百姓在这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民间社会评论政绩得失,国家往往采取优容、接纳的态度,民间力量不仅仅是皇权统治下的“被动接受者”,在国家治理中也具有一定的“能动性”,D项正确:材料未反映出地方监察制度,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地方政府与中央在权力上的对立,排除B项:材料中政府听取了民间舆论而非是对官僚的考课,排除C项。故选D项。6.有宋一代抵制皇帝“内降”的记载常见于史籍。如仁宗时宰相杜衍,接到皇帝封赐某人的“内降”并不执行,累积到十份以上,一起交还给皇帝,反而得到仁宗的赞许。这说明了宋代()A.皇权受到了极大挑战B.文官集团势大不掉C.中枢决策机制的成熟D.中央集权受到威胁【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据题干中宋代抵制皇帝“内降”且得到赞许的记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表明宋代的中枢决策机制相对成熟,有一定的规范和制约,并非皇帝随意而为,C项正确:这种抵制并非是对皇权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