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考必过 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 方向卷答案(历史)

逢考必过 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 方向卷答案(历史)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河南省2024年高考模式
    2、2024年河南省高考模式
    3、2024年河南高考模式
时代需求;排除C:结合所学知识,格致书院并非选官机构,不能代表洋务派的选才标准;排除D: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京师同文馆、军事学堂等开启了教育近代化。8.【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廉政建设。选择D:材料中提到“廉洁政治”“共产党员从重治罪”“陕甘宁边区成为廉政楷模与典范”得出党加强自身廉政建设:排除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强调的是各阶级联合,与题干无关;排除B:根据材料,党加强廉政建设是完善自身建设,目的不是建立民主政权;排除C:根据材料,廉政建设有利于建立廉政体系,但并没有“促进廉政体系形成”。9.【解析】本题考查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选择B:第一套人民币发行于1948年12月,50元面值中的“烟囱、工厂、机械”凸显了对建设工业化的美好愿望,10000元面值中双马耕地反映对建设未来新政权的期望;排除A:材料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无关;排除C:人民币上的图案与艰苦奋斗无关;排除D:结合所学知识,华北战场赢得战争胜利的时间为1949年1月,与题干时间不符。10.【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外交政策和教育。选择A:根据材料中国外语教育主要语种从俄语到英语,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影响这一时期外语教育。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同时改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因而英语成为主要学语言,因此外语学的变化反映了外交政策的调整;排除B: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战略发生变化,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语种的变化与文化教育水无关;排除D:材料突出的是主要语种从俄语到英语的变化,从1957年英语比重上升,这与改革开放无关。11.【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埃及商业发展。选择D:根据材料“发现本地无法生产的绿松石”,作为史料可作出合理推断,古埃及从别处得到绿松石,结合所学知识,与周边国家贸易成为可能;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绿松石等物品的获得,与小农经济无关;排除B:材料中无法得出“政教合一”的特点;排除C:材料反映古埃及与外部的交流,无法得出是否实行对外扩张的国策。12.【解析】本题考查《大宪章》与美国政治制度。选择B:根据材料“《大宪章》在美国展览,导览手册为美国就公民权利进行辩论讨论”,这是美国人认为《大宪章》带给美国的启示,即鼓舞美国公民争取自由和权利;排除A:根据所学知识,三权分立制度框架受孟德斯鸠影响;排除C:根据所学知识,美国没有国王、皇帝等封建势力;排除D:根据所学知识,美国在1787年宪法通过后,正式确立民主共和政体,与材料无关。13.【解析】本题考查拿破仑战争的影响。选择C:根据材料“维也纳会议后,德、意都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推动统一的精英运动”得出受拿破仑战争影响,德、意民族意识觉醒,进而推动国内统一;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拿破仑战争的客观影响,即激发民族意识;排除B:材料反映的不是法治意识,而是民族意识;排除D:根据学知识,欧洲一体化思想主要是在二战之后,材料涉及的是德、意自身的统一,不是欧洲一体化。14.【解析】本题考查欧洲城市化发展。选择A:本题呈现以柱状图形式,其中的③在1500年、1700年、1800年的城市化率都是最高的,结合所学知识,荷兰在新航路开辟后迅速发展,17世纪成为“海上马车夫”,经济的发展推动城市化率的提升,因此③为荷兰;①为法国,判断理由第2页共6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