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校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月考)语文答案

全国名校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月考)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全国名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二次联考
    2、全国名校联考2024第二次
    3、2024全国名校大联考
    4、2023-2024全国名校大联考第二次联考
    5、全国名校联考2024高三第二次联考
    6、全国名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联考
    7、全国名校大联考2023-2024
    8、全国名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联考
    9、2024全国名校联考卷
月考卷语文个道理不是你所能懂的。我奉国君的命令来参加盟会,现在国家有罪,我却用财货私自免死,这就说明我来会盟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如果我这样做了,不就还可以拿财货实现自已的私欲吗?我虽然可以靠这样做来免去性命之忧,但今后还怎么再从事诸侯国之间的外交工作呢?一定会有别人仿效我的行为,说:‘某国之卿就曾这样做过。’那么我虽求得一身之安,却为诸侯树立了一个行贿免死的坏榜样。因此君子都会担忧自己的行为处事,行事不正,将会导致别人也来仿效,这就更加暴露他的行事不正了。我不是吝惜财货,而是厌恶行事不正啊。况且罪过不是由我引起,我即便被杀又有何害?然而乐王鲋索贿,不给他,没有完。”召见使者,撕下一片下衣上的帛交给他,说:“身上的布带恐怕太窄了。”赵孟听到了,说:“面临灾祸而不忘国家,这是忠心;想到危难而不放弃职守,这是诚信;为国家打算而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这是有操守;能为主上考虑这三点,这是道义。有了这四点,难道可以诛杀吗?”就向楚国请求说:“鲁国虽有罪过,(但)叔孙穆子不避灾祸,畏惧贵国的威严而恭敬从命。您如果赦免他,来勉励您的身边人,也是可以的。如果您的官吏们在国内不避困难,在国外不避祸患,您还有什么忧虑的?忧虑之所以产生,就是有了困难不能治理,有了祸难不能项住,就是这样来的。能做到这两点,还忧虑什么?不安抚贤能的人,有谁跟从他?鲁国的叔孙可以说是贤能的人,请求赦免他用来安定贤能的人。”楚国人答应了他,于是赦免了叔孙穆子。叔孙穆子回鲁国后,季武子前去慰劳他,(叔孙穆子)到中午也不肯出门见他。家臣进来劝告说:“可以出门了。”叔孙穆子说:“我没把被杀当作难事,是为了保住鲁国的栋梁。栋梁塌了,椽子也就崩毁了,我怕被压着。所以说即使死在国外,但能庇护国内的宗室,也是值得的。现在已经免掉了国家灭亡的大耻,却不能忍受个人的小愤恨,这可以称为有能力吗?”穆子这才出门见季武子。材料二:君子可以被权势欺辱,而不可以因不义受辱;小人可以因权势赢得荣耀,而不可能因正义赢得荣耀。被权势欺辱并不妨碍会成为尧这样的圣王,因权势赢得荣耀并不妨碍会成为桀这样的暴君。因正义赢得的荣耀和因权势赢得的荣耀,只有君子才能兼有;因不义受辱、被权势欺辱,只有小人才能兼有。这就是荣辱的分别了。圣王将其作为治国法则,士大夫将其作为为人正道,官吏将其作为做官的操守,百姓将其作为淳朴的习俗,这是千秋万代都不能改变的。(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5~16题。夏萤朱淑真熠熠迎宵上,林间,点点光。初疑星错落,浑讶火荧煌。著雨藏花坞,随风入画堂。儿童竞追扑,照字集书囊。萤司马光林塘荒湿地,向夕已飞萤。月没蛩吟砌,露凉人在庭。随风疑落烬,过水乱疏星。学子灯前寝,谁将尔照经。【相关链接】《晋书·车胤传》记载:“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15.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朱诗首联交代了萤火虫的活动地点,同时用两组叠词展现了萤火虫的形象特点。B.在司马光看来,萤火虫喜欢生活在偏僻之地,它们可在潮湿的林间从早飞到晚。C.“初疑星错落”和“随风疑落烬”两句都是利用视觉错觉来表现萤火虫的光亮。D.“月没蛩吟砌”运用以声衬静的手法,以蛩鸣之声来反衬当时周围环境的安静。【答案】B【解析】“它们可在潮湿的林间从早飞到晚”错误,“向夕已飞萤”中“向夕”的意思是“傍晚、薄暮”。此句意思是“傍晚已经开始有萤火虫飞舞”,而不是“从早飞到晚”。语文三第7页(共9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