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校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月考)历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全国名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二次联考
2、2024全国名校大联考
3、2024全国名校联考卷
4、全国名校联考2024第二次
5、2023-2024全国名校大联考第二次联考
6、名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
7、全国名校联考2024高三第二次联考
8、2024年名校联盟优质校高三大联考试卷历史
9、全国名校联考2024
10、全国名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联考
历史试题)
智慧上进·限时训练·综合模拟小卷历史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火烧墓坑的葬俗,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在多地有类似迹象出现,这说明不同地区的文明具有相似性,体现了多元一体的特征,故选B项。仰韶文化处于黄河中游地区,排除A项;此时是原始社会时期,排除C项;“都有直接联系”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2.【答案】A【解析】“驿骑”负责传递文书,“译骑”则负责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的翻译,他们位于西域交通要道,能促进民族之间交流,A项正确;西北地区属于汉朝管辖区域,材料没有涉及“中外”,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民族矛盾和边患危机,C项错误;汉朝设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北诸地,其首领受汉朝册封,属于间接管理,D项错误。3.【答案D【解析】唐朝出现了许多与饮食相关的“市”,如“肉行”“白米行”“椒笋行”“鱼市”等,体现商业的专门化特征,D项正确;农业多种经营兴盛是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且材料没有体现“农业经营”,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政府对职业的松弛,且这一特征主要出现在宋朝,B项错误;材料内容并非“社会分工”,C项错误。4.【答案】A【解析】元昊称帝,在北宋看来是以下犯上大逆不道的行为,违背了北宋与西夏友好相处的协议,故北宋运用经济手段来遏制西夏,故A项正确;陕西等地区位于西北部,B项表述错误;北宋的上述行动,与丝绸之路是否通畅无关,排除C项;D项说法与材料不符,排除。5.【答案】C【解析】从材料描述可以看出当时集镇的繁荣,且出现专业分工,故C项正确;镇的功能不只有经济,也有军事,排除A项;雇佣劳动关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长途贩运贸易,排除D项。6.【答案】B【解析】材料为晚清时期参加国际展会并获奖的民族工业品,民族工业品在国际展会中绽放异彩,提升了国际影响力,B项正确;一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与材料时间不符,A项错误;获奖的门类中仍属纺织、服饰等占比最多,重工业类几乎没有,无法体现“完整的工业体系”,C项错误;近代自然经济是逐步瓦解的过程,晚清经济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D项错误。7.【答案】B【解析】1913年是北洋军阀袁世凯统治时期,当时地方官员发生较大的变化,主要原因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故选B项,排除A项;北洋政府统治时期,虽然逐步实施近代选官制度,但并没有真正实现选官制度的近代化,排除C项;地方官员的任职变化,与分裂割据无关,排除D项。8.【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时间1940年,山东北海银行开展的业务等信息,可知其目的就是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为抗日救国提供支援,故D项正确;开展金融机构和队伍建设是手段而不是主要任务,排除A项;落实群众路线是具体的方式,而非任务,排除B项;促进农村地区的社会发展也是为了适应抗日的需要,排除C项。9.【答案】C【解析】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干部的培养,以此推动了民族区域自治和土地改革,巩固人民政权,故选C项;材料中没提及广西的土地改革完成时间,排除A项;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此时广西高等教育尚处于创建时期,“初步普及”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模拟小卷·历史第1页(共46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