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青桐鸣10月大联考(高三)语文答案

2025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青桐鸣10月大联考(高三)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2024学年高二语文四校联考参考答案1.B(3分)【解析】A.“构成了宋代中和诗论的组成部分”错误,无中生有。根据材料一第一段原文,“诗穷而后工”只是“得到宋人的广泛认同”,而且从“与宋人的中和诗论相左。但导源于这两个命题的‘诗穷而后工”之说”,也没有“诗穷而后工”是中和诗论的组成部分的信息,更可能是中和诗论之外的理论。C.“让人感情深厚、精神敏锐”错误,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二第一段“感情深笃、精神敏感的诗人,最深刻细微地体验到这一切”可知,“感情深厚、精神敏锐”是诗人的特质,而非“一个人”受益于缺失性体验而获得的情感特质。D.“材料一和材料二的阐释并不相同”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一段“‘穷而后工’的‘穷’,不是指‘贫穷,,它与‘达’相对,是指诗人坎坷的生活遭际,以及与此遭际相联系的人生的痛苦、焦虑等情感体验”可知,材料二认为“穷”包括“诗人坎坷的生活遭际”和“与此遭际相联系的人生的痛苦、焦虑等情感体验”两方面,其中,第一方面与材料一的阐释是一致的。故选B。2.D(3分)【解析】D,“论述更为深刻”错误,无中生有,从材料一和材料二对“穷而后工”的论述无法看出哪一个更为深刻。深刻是指论述更透彻、深入,“心理学”是分析角度,不意味着“论述更为深刻”。·故选D。3.C(3分)【解析】C.“论证了该段的中心论点:适当的缺失性体验对人而言不可缺少”错误,材料二第一段的中心论点应是“诗人之‘穷”,诗人的这种缺失性体验,乃是诗人的一种独特的生存和生活方式”。故选C。4.(4分)1宋祁认为诗歌让诗人处于困厄之中,而欧阳修认为是困厄的处境让诗人写出好诗,这与宋祁的看法针锋相对,可视为对宋祁观点的反驳;②欧阳修先说“然则非诗之能穷人”,然后指出应该是“穷而后工”,这种表述方式可视为针对宋祁“诗能穷人”观点的反驳。【解析】作者的观点在材料一倒数第二段“笔者怀疑这就是针对同时代的宋祁而发的”。为,并不是诗歌使人穷困,大概是穷困潦倒后才能写出好诗。作者进一步介绍宋祁的观点“宋祁认为,诗蕴藏于天地之间,有才之人可以获得,‘然上天吝之,其(指有才之人)取之无限,则穷其命,而佛房所为’,此即‘诗能穷人,”。宋祁认为,越有诗才的人命运越坎坷曲折。不难看出,欧阳修的“非诗之能穷人”与宋祁“诗能穷人”,观点截然相反,欧阳修的“穷者而后工”是对自己观点的进一步阐述,而且完全是针锋相对地指出“穷人”的实质,来否定宋祁的观点。作答时,归纳概括以上信息,可先分析欧阳修和宋祁的观点,再分析两个观点针锋相对之处、观点和论证之间的关系。(评分标准:①答出宋祁观点“诗歌让诗人处于困厄之中”等类似的意思,得1分;答出欧阳修的观点“困厄的处境让诗人写出好诗”等类似的意思,得1分。观点的表达如果直接引用宋祁、欧阳修的原句,且引用准确,也给分。高二语文四校联考参考答案第1页共6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