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二)地理(百N)试题

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二)地理(百N)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百师联盟2024高三冲刺卷二地理
11:00W原卷答案以上为地壳,C正确,所以选C。13.A【解析】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地震纵波传播速度快,纵波选到达地表时,会使得地面物体上下跳动,建筑物一般不会倒塌,此时容易逃生和救援;横波传播速度慢,横波后到达地表时,会使得地面物体水摇晃,建筑物容易倒塌,此时不容易逃生和救援,因此“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A符合题意;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与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和建筑物的抗震系数无关,排除B、C、D。故选A。14.D【解析】大型哺乳动物化石出现在新生代,A错误;恐龙化石出现在中生代,B错误;甲化石介于古生代与中生代之间,C错误;在前寒武纪生物稀少,化石缺失,三叶虫化石出现在古生代,D正确。故选D。15.B【解析】读图可知,甲化石介于古生代与中生代之间,古生代中期出现鱼类,陆地面积大大增加,联合古陆形成,B正确;太古宙是形成铁矿的重要时代,元古宙出现了藻类,A错误;联合古陆解体在新生代,鸟类出现在中生代,C错误;小型哺乳动物出现在中生代,剧烈的地壳运动发生在新生代,D错误。故选B。16.A【解析】动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三叶虫一鱼类一恐龙,A正确;植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B错误;地质年代的先后顺序是太古宙一元古宙一古生代,C错误;动物的进化顺序是两栖动物一爬行动物→哺乳动物,D错误。故选A。二、综合题。17[解题思路]第(1)问,由所学知识可知,图中①是木星,②是火星,③是金星,火星和木星之间分布着小行星带。受地球引力影响,小行星可能会“闯进”地球大气层,撞击地球。小行星位置应标注在①和②之间。第(2)问,假如该行星存在地外文明,则其应拥有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温度、生物生存所需的液态水、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第(3)问,根据材料可知,该行星距离地球十分遥远,按目前人类飞行器的飞行速度,人一生都无法到达,因此人类向该行星移民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时间问题。[参考答案](1)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2分)标注:略(在图中①和②之间)。(2分)(2)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有稳定的光照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有可供生物生存的液态水;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任答4点即可)8分)(3)该行星距离地球十分遥远;目前人类飞行器飞行速度慢,人类无法抵达该星球。(4分)18.[解题思路]第(1)问,根据图中等值线数值变化判断,甲地年均太阳辐射总量为80~90;乙地年均太阳辐射总量为:30~40。第(2)问,甲地位于我国青藏高原,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加上人口少,工业污染少,大气洁净,大气透明度高,太阳辐射强:深居内陆,周围有山地环绕,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强,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第(3)问,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有利有,太阳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活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太阳辐射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量。但是过多过强的太阳辐射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强烈的太阳辐射可能影响地球某些生物的生长和繁殖。2/3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