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高一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估(二)2语文(人民教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2语文(人民教育)答案)
余斋中,论《史记》不绝口,问君所行事,则笑谢不自言。及卒,见其友所为传,皆为民吏者所当为,人或怠焉伪焉,独力诚行之以尽其心。江西尝大饥,钱粟未办,而饥民集西山者已数万,齐声呼赈,巡抚署屋宇皆震,大吏不知所为。或曰:“急檄石令。”石令至,万众皆迎伏跪拜曰:“愿听处置。”是赈也得缓而无变。夫啼呼抢攘之时见一人则帖然服者惟婴儿于慈母则然而君能得之数千万汹汹饥迫之众。且君之于民,非能解衣而遍衣之,推食而遍食之也。而若此何哉?夫殊尤卓绝之行,固伦常所宜有也,至父母于子,虽极其情而不足为异,故虽以君之为吏,亦特尽子民者所当为而已。然而非父母其心者,则不能为,此君所以得此于民者欤!尝自记曰:“吏而良,民父母也;其不良,则民贼也。父母吾不能,民贼也则吾不敢,吾其为民佣者乎!”故自号曰“民佣”。嗟夫!父母之保抱其子者,盖曰为佣而不自知也,是则君所以自处者矣。(选自梅曾亮《柏枧山房文集》,有删改)16.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夫啼呼抢攘A之时B见一人C则帖然服者D惟婴儿E于慈母F则然G而君跟能得之H数千万汹汹饥迫之众。学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僻A.太史公,指司马迁,其著作《太史公书》至东汉末年才被称为《史记》。B.知县,一县之长,掌管一县政治、经济、科举等,没有掌管军事的权利。&C.擂绅,也作“缙绅”,指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D.巡抚,明代指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指掌管一省的军政大员。熘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江西遭遇严重的饥荒、官府缺少钱粮赈灾时,石瑶臣主动到来,平息民愤。鸣B.石瑶臣虽然被官民认为是一个循吏,却拒绝谈论自己尽心为百姓所做的事情。閭C.石瑶臣认为好官员就像百姓的父母一样,并进一步标明自己甘为民佣的想法。D.本文夹叙夹议,刻画了一个不图名利、爱民如子的循吏形象,表达赞美之情。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循吏者,心乎民而已,智名勇功非其所屑计也。译文:(2)父母吾不能,民贼也则吾不敢,吾其为民佣者乎!译文:20.作者认为史书记载的循吏很少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答:【JKT·语文·纠错提分卷(八)第6页(共6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