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2025届“三诊一模”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3月)历史试题

昆明市2025届“三诊一模”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3月)历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理念并不相符,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整顿吏治,未体现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排除C项;曹参无为而治的理念体现的是道家思想,不是儒家仁政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12.根据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云南,滇王降汉,中央政府在此设益州郡,同时又册封滇王并赐滇王之印,让其统领滇民,这可以印证汉朝在西南地区实行了羁摩统治,C项正确;西汉的王国问题是通过“推恩令”逐步解决的,排除A项;西汉刺史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汉朝选官制度主要是察举和征辟,材料并未涉及,排除D项。故选C项。13.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碑刻中曹全家族从高祖父到曹全本人,数代人都被举为孝廉,这表明世族在察举制中有很强的连续性优势。孝廉是进入官场的重要途径,世族能够如此频繁地被举孝廉,说明他们借助察举制,使得家族成员不断进入官场,从而在官场中形成家族势力的垄断,这反映出察举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被世族利用以垄断官场的情况,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家族世世代代被举孝廉,更倾向于世族借助察举制垄断官场,而不是单纯豪强势力控制地方政局,排除A项;从碑刻记载来看,曹全家族数代人都被举为孝廉。虽然孝廉是察举制的一个重要标准,但一家数代都能被举为孝廉,这表明可能存在其他因素影响察举结果,而非严格按照统一标准选拔,排除C项;察举制的主要目的是选拔人才,这些家族成员在边疆任职与察举制本身对边疆治理的推动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更多的是家族成员在被察举后的任职情况,排除D项。故选B项。14.根据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推断题、原因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南朝(如宋)作为汉族政权延续,士族门阀制度根深蒂固,需通过强化儒家“孝道”维系宗族伦理和社会稳定,因此《宋史·孝义传》突出“孝”而淡化“忠”。北朝政权(如北魏)为少数民族建立,需通过“忠孝并重”整合汉文化与自身统治合法性。由此可见,这种差异主要受到南北朝政治现实的深刻影响,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南北朝在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比较信息,且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的说法也不准确,排除A项;南朝依赖士族支持,需通过“孝”巩固家族纽带;北朝皇权更集中,需同时利用“忠孝”强化国家认同。这反映南北朝对儒家伦理的差异化改造,并不是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排除C项;南北朝对“孝”与“忠”的书写差异,本质是不同政治结构下统治者对儒家伦理的选择性利用,说明价值观殊异是差异的表现而非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15.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唐朝时期,西域高昌国和吐蕃以及南诏高二历史ZT参考答案·第4页(共10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