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2025年全国高考冲刺信息卷(一)1历史(重庆)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全国高考冲刺信息卷一
2、2024年全国高考冲刺信息卷2文综
3、2024年全国高考冲刺信息卷二
4、2024高考冲刺信息卷二
5、2024年全国高考冲刺信息卷五语文答案
6、2023-2024全国高考冲刺信息卷二
7、2024年全国高考冲刺信息卷二数学
8、2024全国高考冲刺信息卷一文综
9、2024年全国高考冲刺信息卷二语文答案
10、2024年全国高考冲刺信息卷一
1历史(重庆)试题)
22:37035G46高三历史考试参考答案1.C【解析】本题考查新石器时代陕西杨官寨遗址的社会结构,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时空观念的素养。研究数据显示,墓地内男性 DNA多样性较低,女性DNA多样性极高且来源多样,这表明男性之间有较强的血缘联系,据此可以推测该遗址可能已经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故选C项;材料中并未涉及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不能判断当时农业生产开始占据主导,故排除A项;虽然女性DNA多样性较高,但这并不一定是由女性频繁迁徙造成的,而是因为女性来自不同氏族或不同部落,故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能表明当时已出现阶级分化现象,故排除D项。2.B【解析】本题考查魏晋文学的特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学者认为东晋人通过对自然的发现与对内心深情的体验,创造出像陶渊明、谢灵运的山水诗,以及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优美的写景文学作品。这种创作表现出文学作品中对自然的深刻体验和内心情感的抒发,故选B项;虽然魏晋时期的文学有玄思和空灵的特点,但材料更多强调的是自然体验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而非玄思,故排除A项;魏晋文学更侧重个人内心的抒发和自然的体验,而非单纯歌咏社会人生,故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佛教禅宗思想,且禅宗思想形成于隋唐时期,故排除D项。3.D【解析】本题考查唐朝政府对于“飞钱"禁令的实施及汇兑业务的发展,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飞钱作为一种金融汇兑工具,是唐代商业经济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说明唐代跨区域贸易需求旺盛,经济已经发展到需要复杂金融工具来支持的程度。政府最初禁止“飞钱”,结果导致铜钱外流、藏钱不出和物价下跌,这说明飞钱已经成为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说明了中晚唐时期经济的复杂性和对金融工具的依赖。政府解除禁令后,由户部、度支、盐铁三司专门办理汇兑业务,表明政府已经认识到金融工具的重要性,这进一步说明中晚唐时期经济的复杂性,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唐代汇兑和货币流通的管理,而非商业资本的力量,故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政府应对“飞钱"禁令后采取的措施,而非全面强化管控,故排除B项;材料重点是汇兑业务的发展,而非民间金融活力的不断增强,故排除C项。4.A【解析】本题考查宋代远洋贸易的发展,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唯物史观的素养。据材料可知,宋代初年,朝廷在泉州下辖的几个重要外贸港口设置巡检以“防遏盗贼”,这说明这些地区因远洋贸易发展而需要加强治安管理。两宋之际,泉州“蛮胡贾人,舶交其中,故货通而民富”,控临大海,实闽要会之地”说明泉州是海上贸易的重要枢纽,吸引了大量外国商人和船只,故选A项;宋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且材料未体现泉州这些历史现象与经济重心南移的因果关系,故排除B项;地理位置属于客观因素,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C项;宋朝设巡检以“防遏盗贼”表明这一时期宋代海防政策并未放松,故排除D项。5.D【解析】本题考查元朝对云南的管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高三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5页)】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据材料可知,元政府一方面众设宗王领兵驻守云南边疆,另一方面却规定只有一位宗王有节制地方的权力,这体现了宗王之间的权力制约,此外,行省与镇守的宗王均有掌控军队和领兵的权力,同样体现了权力制约的理念,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宗王与地方官员之间的制约,并未体现多层管理体系的完善,故排除A项;材料信息不足以说明行省制度的根本动摇,故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因俗而治的信息,故排除C项。6.C【解析】本题考查清代乡村社会治理模式的变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时空观念的素养。青苗会的成立和运作反映了乡村社会治理从传统的分散化、个体化日益向组织化、制度化转变,故选C项;材料提到偷窃庄稼的事件频发,这反映了当时社会治安恶化,与人口膨胀无必然联系,故排除 A项;青苗会是民间组织,并不是乡村自治组织,故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豪强垄断基层权力,故排除D项。7.A【解析】本题考查晚清中央集权体制衰弱,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时空观念的素养。据材料可知,1861年清政府要求广东将新收的厘银专存并汇报收支情况,但广东采取敷衍态度,不予直接回应。这一现象反映了清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下降,地方对中央指令的执行不力,表明中央集权体制逐渐衰弱,故选 A项;材料强调的是地方对中央的指令不服从,而不是地方行政效率的问题,故排除B项;广东地方不执行中央的指令并不能表明当时广东经济独立增强,故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厘金征收标准的问题,故排除D项。8.B【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前后社会习俗的变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据材料可知,民国初年,警察曾劝告商店改用公历,但商店并未采纳。然而,到了1920 年,上海商界联合会主动倡议商界实行通用阳历,且教育部印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