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树]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临考卷历史A卷(河南)试题

[理想树]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临考卷历史A卷(河南)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试卷类型:A高三二轮检测历史试题2025.04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顾颌刚指出,先秦时期,最初只有“侯”与“男”被认定为爵位,“伯”最初指宗族中的“大宗”。随后,数个诸侯国的领袖也被称为“伯”,后又转为“”;“子”本指诸侯之子,后来未成年的领主及“蛮夷”的首长等未受王正式任命的领袖也被称为“子”。这种演变反映出A.疆域边界逐渐清晰化B.政治建构突破血缘关系束缚C.宗族内部凝聚力弱化D.王朝国家政治秩序出现紊乱2.唐朝政府规定,地方向中央贡献之物应为价值不超过50匹绢的“当土所出”,且须官方购买。虽然全国每年贡物的价值只占全国户税的很小一部分,但中央要求“天下诸郡每年常贡”。此项规定旨在A.遏制地方节度使势力的发展B.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经济控制C.强化地方对中央的服从意识D.促进区域性商品市场的形成3.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陇亩,夕贸市”;而浙江秀水县佃农“上米贸银,别以中下者抵租”。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B.农村租佃经营成为主流C.农民所交地租有所下降D.农业与市场的联系加强高三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
本文标签: